中新網上海7月13日電(記者 陳靜)復旦大學方面13日披露,第八屆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治理與發展青年創新設計大賽(簡稱:瀾湄青創賽)閉幕,六國學生代表發出“瀾湄青年金色倡議”。
復旦大學方面透露,借助瀾湄青創賽和既有高校網絡,該校將依托本校和上海航天八院的科研優勢,于近期發射“復旦一號·瀾湄未來星”,計劃面向流域高校組建聯合實驗室、面向流域青年開放共享實驗數據和實驗平臺、設立流域國家來華攻讀碩博獎學金等,為瀾湄流域筑起一座溝通的太空橋梁,共同服務于瀾湄流域高質量發展。
據悉,第八屆瀾湄青創賽由復旦大學和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等單位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承辦。本屆賽事共收到瀾湄6國9所高校、288名學生提交的96個作品,20支團隊、60位選手入圍決賽,最終評選出“最有價值問題”“最有創意團隊”“最佳跨國團隊”和“最佳孵化方案”四類獎項。
據悉,在今年的賽事中,復旦大學共有3支隊伍參賽。 BuzzFree聚焦困擾瀾湄地區的蚊媒疾病,致力于普及廉價、環保、可持續的滅蚊驅蚊方法;SilverCare是一款旨在為老年人提供家庭護理的線上客戶端,根據老年人或其家人輸入的地址、所需服務類型等信息,匹配合適的護理人員;RecycleWatt建立了一個垃圾分類收集——垃圾回收處理的中轉平臺,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智能科技為垃圾回收賦能,打造全新的垃圾回收模式。
在決賽第二輪,圍繞賽事主題“城市與人類居住區的可持續發展”,來自瀾湄6國的團隊重組為跨國陣容,打破文化背景、專業領域的界限,為20個項目的改善提升激發新的靈感和創意,展示了瀾湄青年力量。“我學財經專業,平日只專注于市場,但在與泰國、越南國際事務專業同學合作的過程中,我學會了考慮不同地區人們的思維習慣,順利地將原項目的建筑空氣過濾器轉換為更能滿足瀾湄民眾‘剛需’的口罩過濾器。”獲得“最佳跨國團隊”稱號、來自廣西財經學院的選手蒙詩婷說道。
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團,對跨國團隊面對面交流指導。(復旦大學供圖)在“瀾湄咖啡屋”環節,由6國11所高校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團,對跨國團隊面對面交流指導。跨國組隊時,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2020級本科生盧伊琳加入了關于“屋頂綠色生態化設計”的項目。盧伊琳介紹:“這個設計和我的專業距離非常遠,在四輪‘瀾湄咖啡屋’與各國專家交流過程中,我們的思路逐漸打開。其中兩位泰國教授的商科和建筑學背景與本項目密切相關,幫助我們定位到了項目原有設計中可以提升的關鍵點。”
“新一代年輕人‘腦洞很大’,面對面交流的愿望很強烈,還會利用AI技術來輔助研發項目。”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鄭宇表示,這屆比賽有很多團隊選用自然原材料、綠色資源,對環境保護、城市治理等方面提出了極富創意的想法。
“青年的可能是瀾湄的潛能,也是我們未來發展的動能。”瀾湄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副秘書長張勵表示,對于同一議題,選手們能從本國立場出發,闡述最緊迫的需求,這有助于選手們對整個瀾湄區域、東南亞甚至全球的治理,提出更加廣泛、適用性更強的解決方案。
據介紹,8年來,瀾湄青創賽已經從賽事本身拓展到青年交流平臺、文化交流空間、高校合作網絡、技術合作場域,為瀾湄區域治理搭建橋梁和網絡。依托瀾湄青創賽,校際合作模式也不斷創新。復旦大學和宋卡王子大學在賽期簽署了為期五年的校際合作諒解備忘錄,旨在促進兩校師生在學術項目、社會實踐等方面常態化、機制化的交流合作。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宋卡王子大學相關院系也舉行了簽約儀式。
2025年,第九屆瀾湄青創賽及配套活動將在越南河內人文社科大學舉辦,深入探索協作與發展的重要時代議題,秉持瀾湄精神,共創美好未來。面向未來,瀾湄青創賽將運用“樂高思維”,增加合作伙伴高校和單位的數量,拓展領域、提升能級,助力“弄潮兒”勇向瀾湄青年合作潮頭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