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三亞11月28日電 (記者 王子謙)第五屆“海洋合作與治理論壇”正在海南三亞舉辦,在27日舉辦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與南海資源開發”座談會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建言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動南海資源開發與國際合作。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海南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在演講中提出,面對加速演進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推動形成和平穩定的南海形勢,需要以藍色經濟一體化為突破口,形成“以合作引領治理”的新局面。他建議,在中國-東盟藍色伙伴關系構建中,海南自貿港要成為南海“以合作引領治理”的先行區,建設中國-東盟藍色經濟一體化的合作基地以及區域藍色經濟能力建設中心。
華陽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國南海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吳士存建議,依托海南海洋資源和自貿港政策,在多方支持下,探索打造海洋旅游、風電等裝備展示平臺。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胡波也認為,海南要依托自身生態環境優勢和熱帶資源優勢,同東盟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項下、旅游項下的經貿合作進程。
菲律賓國際安全研究學會主席隆美爾·班樂義指出,作為中國向全球開放的重要門戶,海南自貿港面向南海,能夠賦能南海地區合作,特別是為南海地區的漁業聯合管理與油氣開發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海洋系兼職教授鹿有余建議,將海洋信息服務和海洋工程咨詢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點。支持國內外海洋科研機構進入海南,鼓勵和支持外地駐海南的科教單位開展與海南海洋經濟發展有關的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