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青島12月18日電 題:十四國參賽代表齊聚青島 上合組織國家職工同場競技
記者 余湛奕
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第三屆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18日在山東青島開幕,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觀察員國、對話伙伴等14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技術工人等參加。
據了解,本屆大賽采用個人賽和團體賽相結合的方式,設置了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智能制造工業控制、裝配鉗工等三個賽項。參賽代表通過現場實際操作,最終角逐金、銀、銅獎,比賽還設置了“杰出貢獻獎”“團隊協作獎”“合作共進獎”。
“賽項設置以團體賽和個人賽相結合的方式,不僅考察單一技能,還要求參賽者具備多個技術領域的綜合應用能力。”作為本次大賽的總裁判長,青島職業技術學院海爾學院院長孫會揚向記者介紹,賽項涵蓋自動控制、視覺識別、伺服驅動、氣動技術、電氣控制等整套系統相關技術,全面考核選手的工業機器人操作、編程、調試能力,以及工業控制過程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應用,從而完成智能生產任務。
青特集團有限公司一線操作人員王京京的參賽項目是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在他看來,公司車間的自動化生產比重日益增加,大賽設立此項目,使操作人員有機會切身體驗自動化規劃與設計,包括編程與調試環節,從而能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該系統。
“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使用的一些設備都是由廠家提供程序編寫,我們只是應用。通過這次比賽,我們了解了這些設備的系統是怎么搭建的,這將為我們的生產和維護提供更好的保障。”王京京說。
據了解,全國總工會于2017年、2019年成功主辦兩屆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在本次大賽中,盡管多數參賽者是首次踏足中國,但亦有兩位參賽者曾參與過往屆大賽。
“上次來時只是觀看了焊接技術,并沒有實際參賽。”來自柬埔寨勞動和職業培訓部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總局的布拉占達拉勒告訴記者,這次大賽中,他帶領其他兩名柬埔寨參賽者共同參與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賽項。
“我們可以通過這次參賽,把相關技術加到我們職業培訓的課程里面,讓學生了解如何操作機器人,幫助我們國家開展機器人項目。”布拉占達拉勒表示,通過本次大賽,能夠獲得一些先進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積累,促使我們的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機器人技術的學習和實操之中。
與布拉占達拉勒一樣,想把參加本次大賽的經驗帶回自己國家的還有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女性參賽者科亞爾·卡德爾庫洛娃。她是吉爾吉斯斯坦國立技術大學自動化管理教研室的一名講師。她坦言,第一次來中國參加上合組織國家職工技能大賽感到十分榮幸。在和其他國家參賽者交流時,收獲了很多豐富而寶貴的經驗。她期待,大賽結束后將這些知識和經驗帶回吉爾吉斯斯坦,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們,促進大家在技術上的提升和專業領域的拓展。
吉爾吉斯斯坦選手科亞爾·卡德爾庫洛娃在智能制造工業控制比賽中。 中新社記者 張祥毅 攝除了資歷深厚、經驗豐富的一線技術人員,參賽者中還有一位來自海爾集團的“00后”郝嘉成。2003年出生的他在今年入職海爾集團后,主要負責冰箱箱體發泡設備維護和維保。在本次大賽中,他參加了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以及智能制造工業控制兩個項目。對于集團派他這位“小將”參賽,他認為是企業給予年輕人更多挑戰和實踐的機會,也是因為自己工作時認真負責,勤奮肯干。
談到對本次大賽的感想,郝嘉成表示,參賽期間,自己與其他國家的同行們不僅在專業領域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在人文交流方面也有所收獲,對一些國家的文化與風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這種經驗非常有意義。
記者了解到,除比賽之外,大賽主辦方還開展了賽訓結合、技能交流、專題講座、企業和文化參觀等活動,搭建中外職工技能交流平臺,促進各國職工互學互鑒、人民相知相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