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只需0.8秒,就能完成一次醫保結算;直接結算范圍擴大方便了異地就醫;憑著一張醫保碼,掛號、繳費就能做到“碼上辦”;通過手機簡單操作,就可以和家人共享醫保個人賬戶資金。2024年,醫保的便利升級讓百姓真真切切收獲了幸福感,本期的我與國家一起前行,我們一起走近國家醫保局的大數據中心,看這個全球最大、保障人數最多的醫療保障平臺,如何在云端上無時無刻、不分地域地守護著中國百姓的健康。
醫保"村村通"入駐村衛生室實現實時報銷
2024年,在云南怒江州大山深處,平均海拔1500米的俄嘎村,村醫友才妞等來了盼望已久的新裝備。醫保終端“村村通”入駐村衛生室,這個神器讓醫保報銷再也難不倒村里人,連不用智能手機的老人都可以直接刷臉進行醫保結算。
將醫保結算系統接入村鎮醫療衛生室,這是國家醫保局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推進的一項重點工作,目前全國已有18.66萬個村衛生室實現實時報銷。云南怒江州俄嘎村距離北京三千多公里,在村里的每一次就診,在國家醫保信息平臺上,都會被看到、保存、查閱。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 曹文博:凌晨開始到現在4點57分,現在這個時間,全國醫保已經結算2110萬人次。這個數據是每5分鐘就可以更新一次,可以看到全國醫保整個的實時結算情況。
站在自己和團隊精心建設起來的平臺前,曹文博說,整個建設過程,從編碼設計、政策規定、技術路線等每一個環節,都是用極致、完美、安全的要求來設計完善。
全國醫保信息平臺建設克服重重難關
回想起建設初期,醫保信息系統碎片化嚴重、各地系統建設情況各不相同,困難問題千差萬別,使得國家醫保信息平臺建設面臨巨大困難和挑戰。為了完成這項改革,在這座大樓里,討論經常延遲到深夜。
2019年,全國醫保信息平臺搭建起來,接下來,就是和各地不同系統的對接整合。廣東省大力支持落地工作,決定拿汕尾市作為第一個上線城市。當時的汕尾市,醫療、醫保、醫藥相關的各種信息系統多達幾十套,把這些系統都要整合到一個信息系統內,僅一個地市的上線,300多人整整干了30多天。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 曹文博:跟我們省里面的技術團隊,國家的技術團隊,還有各個醫院藥店的團隊天天在一起,可以說是一起摸爬滾打,最后是把第一個螃蟹給吃了下來。一直到早上8點,醫院業務高峰開始之后,大家的心里那個石頭才算是落了下來。
第一個城市上線后,國家醫保局在全國31個省份推進平臺落地。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 曹文博:平臺建設最忙的時候,我們一天跑過4個省,高鐵加飛機,高鐵上可以繼續跟大家保持溝通,這種狀態差不多前前后后持續了將近4年。
到2022年3月,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全面建成,實現了跨區域、跨層級的高效聯通。但隨著醫保平臺業務量的爆發式增長,技術與管理挑戰也不斷升級。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編碼標準處處長 曹文博:我們這個系統7×24小時不間斷運行,對大家的挑戰比較多,基本上每個辦公室都備了折疊床。
醫保碼持續推廣 異地就醫實時結算
有數據的安全保障,也有服務的不斷升級。如今無論是在偏遠山村還是城市社區,醫保服務都觸手可及。只要一個醫保碼,全國超12億人的掛號、繳費、購藥等,拿著手機就能完成。只要網上申請批準,就可以實現全國門診、住院異地實時結算。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縣患者家屬 賀新明:用這個醫保碼太方便了,醫保卡也不用帶了,密碼也不用記了,直接一刷就行了。
在上海異地養老的天津參保人 于慧娟:過去報銷我們這單子一留得留一年的,完了以后回參保地去報。你來回機票火車票就跟報銷的錢有時候就差不多。現在特別省事,你在上??床?,所有醫院都可以實時報銷,你到外地旅游去,要是有問題拿著卡也照樣都消費報銷,都可以。
親情賬戶讓沉淀的醫保資金"動"起來
2024年,醫保平臺新功能再上線?,F在,一人參保,個人賬戶的錢,可以供“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一大家人就醫和買藥使用。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企業參保職工 孟令練:2024年我父母、孩子3個人的居民醫保也是通過“個賬共濟”資金繳納的,共交了1200元,既快捷又方便,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 關曉東:剛開始推廣這項業務的時候,都是我們的工作人員面對面地講,手把手地教,機關餐廳、企業車間我們都去過。隨著知曉率的提高,受益面就越來越大了。
海量真實世界數據 助新藥好藥進入目錄
2024年醫保藥品目錄新增91種臨床價值高的新藥好藥。談判前,醫保局通過醫保信息平臺積累的海量真實世界數據,準確了解臨床使用情況,作出藥物經濟學評價,讓醫保定價更科學合理。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主任 付超奇:例如治療脊髓肌萎縮癥的諾西那生鈉,我們通過醫保信息平臺積累的數據了解到,其實全國每年約有數萬名脊髓肌萎縮癥的患者,基于這樣的數據,我們就可以測算出對于患者對于藥企對于醫保都能夠獲益的最優的價格區間。
醫保平臺的迭代升級仍在繼續,正在推進的健康數據醫保影像云,將促進醫療機構檢查結果共享,患者不再需要帶著膠片“東奔西走”;有望在2025年全國落地的醫保錢包,將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錢,給異地省份的親人就醫使用。未來,依托醫保信息平臺,更多實用功能將陸續上線,讓醫保信息平臺逐步發展成為全民醫保健康服務平臺。
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主任 付超奇:我們現在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而我們醫保是通過信息化這樣一個新質生產力,去做大我們的增量蛋糕。推動增量存量一體化改革,能夠大大降低改革的難度,提升改革的準度,體現改革的溫度,加快改革的進度。
醫保從“卡時代”邁入“碼時代”,5年時間,覆蓋、惠及12億用戶,醫保碼雖小,卻是大大的民生。這是科技的力量,更是民生的溫度。國家不斷推進醫療改革、不斷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詮釋著“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的不懈追求。期待各地各部門多辦一些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不斷為民生幸福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