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1月20日電 (任麗娜)“用1分鐘左右的高鐵語音播報,在旅客心中埋下一顆三晉文化的種子。”20日,正在進行的山西省兩會上,山西省政協委員、民革山西省委會常委,中交城鄉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兼中交能源西北區域總部總經理、中城鄉山西能源集團總經理吳建光建議,在省際高鐵到站語音播報中植入山西特色文旅宣傳,推動“高鐵+文旅”融合發展,助力山西邁向國際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山西貢獻。
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文旅資源豐富,擁有數量眾多、歷史悠久的文物古跡,以及壯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從佛教石窟到晉商大院,從黃河壺口瀑布到太行山美景,無不展現出山西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自然風光。
隨著中國高鐵網絡的不斷完善,高鐵已成為人們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高鐵作為行走的宣傳媒介,其語音播報系統不僅是乘客獲取到站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展示地方特色文化、推廣旅游資源的絕佳平臺。然而,目前山西省高鐵在到站后的語音播報中,尚未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對山西豐富的文旅資源、文化底蘊進行宣傳。
吳建光建議,結合山西文旅資源,設計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語音播報內容,在高鐵即將到達山西境內各站點時,通過車廂廣播播放文旅宣傳內容。用1分鐘左右的播報,在旅客心中埋下一顆三晉文化的種子。
如:“歡迎您來到山西,這里是平遙古城,一座活著的古城,2800多年的歷史沉淀,明清時期的繁華再現。城墻巍峨,票號林立,這里是晉商文化的發源地,也是您尋找寧靜與古樸的理想之地。”“下一站,大同,一座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古都。云岡石窟,世界文化遺產,佛光普照;華嚴寺,千年古剎,靜謐莊嚴。大同,邀您共賞北國風光,感受歷史厚重。”“運城,華夏文明的搖籃,關公故里,鹽湖奇觀。這里是《西廂記》的發源地,也是‘死海’運城鹽湖的所在地。運城,一座等您來探尋歷史、品味文化的城市。”
除了基本的文旅景點介紹外,高鐵的語音播報內容還可以增加特色美食、民俗文化、節慶活動等播報,使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實用接地氣。結合季節和節假日,推出不同主題播報,如春季賞花、夏季避暑、秋季紅葉、冬季雪景等,吸引游客在不同季節來山西旅游。除了普通話版本外,還可以制作英語或者方言等多種版本。
吳建光建議,地方政府、文旅部門與高鐵運營部門聯動,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如AI語音合成、大數據分析等,優化播報內容,提高播報效率和準確性。整合高鐵、互聯網、社交媒體等多平臺資源,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網絡,提高三晉文旅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覆蓋面。
同時,吳建光建議,要建立完善的評估機制,定期收集和分析來晉乘客的反饋意見,對播報內容、形式、效果等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和優化播報方案,緊跟文旅市場發展趨勢和游客需求變化,保持宣傳的新鮮感和吸引力,確保文化傳播效果最大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