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1月21日電 (陸希成 繆超)20日,正在舉行的政協云南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文旅”成委員熱議話題。多份提案聚焦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特色資源開發以及國際市場拓展等方面,為云南文旅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云南自然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全省擁有6項世界遺產、8座歷史文化名城、170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5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等文化品牌符號。云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披露,2024年,云南實現旅游總花費1.14萬億元,旅居人數達389.75萬、增長20.7%,“旅居云南”成為新時尚。
云南省政協委員馬利古在提案中指出,盡管云南旅游業蓬勃發展,但推動游客從傳統觀光向深度體驗轉型、從快速游覽向深度居住轉變仍是當前亟待破解的課題。他建議,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內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民宿與度假村;開發美食、戶外運動、研學等生態旅游與康養項目;完善醫療、教育等配套設施,擦亮“旅居云南”新品牌。
游客在云南紅河州東風韻藝術小鎮內游覽。中新網記者 李嘉嫻 攝鄉村旅游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力量。
農工黨云南省委在集體提案中指出,非遺是推動云南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抓手。應鼓勵云南各地開展鄉村非遺調查,以“一村一品”為重點實施非遺特色村鎮培育計劃,打造鄉村非遺文旅專屬IP。同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力量,通過設立藝術基金、專項扶持資金等方式,引導非遺項目轉化為文旅項目落地。此外,加快非遺創新發展,扶持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商品。
云南因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培育出品種豐富、品質上佳的鮮花,并擁有亞洲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場。隨著鮮花旅游節、花卉旅游伴手禮品牌等旅游體系的逐步搭建,花卉旅游正展現強勁發展勢頭。
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0月,昆明斗南花卉園區接待游客592.79萬人次,實現收入2.45億元,同比增長26%。
致公黨云南省委在集體提案中建議,加強花卉旅游發展統籌協調力度,以花卉為媒、文化為魂、景觀為載體、科技為手段推動“花文旅+科技”融合發展;建立重大項目調度機制,推動花文旅項目快建設、快投產;以游客需求為導向,研究和孵化一批花文旅沉浸式體驗的新業態新產品新玩法,延伸花文旅產業鏈。
云南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是中國通往南亞、東南亞的窗口和門戶,區位優勢突出。如何進一步提高云南旅游市場國際化和便利化程度也備受代表委員關注。
游客在云南昆明海埂大壩與紅嘴鷗互動。中新網記者 李嘉嫻 攝“盡管云南坐擁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但開發利用仍存在不足,旅游產品同質化、缺乏創新性等問題突出,‘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還需持續努力。”云南省政協委員汪玲在提案中表示。
她建議,充分利用云南獨特區位優勢,加快打造跨境旅游示范區,開發多條面向南亞東南亞游客的精品旅游線路;將中國240小時過境免簽覆蓋范圍從目前的3個口岸、9個州市擴大至全覆蓋;圍繞民族文化、中醫養生等特色資源,打造更多主題景區和康養設施,吸引南亞、東南亞游客向往云南、游在云南、居在云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