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7日電 據最高法微信公眾號消息,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司法審判工作主要數據。
司法審判工作總體情況。人民法院鞏固深化立案登記制度改革成果,規范民事案件先行調解工作,切實解決久調不決、拖延立案等訴前調解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人民群眾的司法滿意度持續提升。與此同時,人民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數量出現較大增幅,作為積極應對舉措,立案后委托調解案件數量逐月明顯增長。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法院受理各類審判執行案件1079.9萬件,與上年同期的審判執行案件數量相比上升26.92%,與上年同期包括訴前調解成功在內的各類案件相比下降2.77%。其中,受理刑事案件38.6萬件,同比下降6.68%;民商事案件711.5萬件,同比增長41.00%;行政案件19.9萬件,同比增長11.07%;執行案件286.4萬件,同比增長7.92%。
面對持續增長的司法需求,人民法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規范化建設,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凝聚糾紛化解合力,截至3月底,基層人民法院進駐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2183家,助力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化解能力持續提升。同時,人民法院通過不斷加強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管理,持續提升司法審判質效。2025年第一季度,反映審判質量、效率、效果的主要指標持續趨優。其中,案-件比下降0.11,上訴率下降4.07個百分點,申訴申請再審率下降0.69個百分點,審限內結案率上升1.23個百分點,超12個月未結案件比下降0.06個百分點,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下降6.73個百分點,執行到位率上升0.15個百分點。截至3月底,全國法院一年以上未結訴訟案件數量同比下降32.77%,長期未結訴訟案件清理工作成效進一步鞏固深化。
刑事案件審判情況。人民法院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寬嚴相濟、懲防并舉、標本兼治,依法懲治各類犯罪,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受理刑事一審案件27.0萬件,同比下降6.42%。判處生效被告人34.3萬人,同比下降4.55%。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罪犯2.5萬人,同比下降3.68%。受理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罪一審案件6437件,同比下降28.54%,毒品犯罪綜合治理成效進一步鞏固。針對新型毒品案件增多的情況,最高人民法院將加強新型毒品案件審判指導,及時制定司法規范性文件,為依法懲治新型毒品犯罪提供明確規范依據。受理敲詐勒索罪一審案件1296件,同比增長5.62%。近年來,利用網絡制造散播謠言、負面信息方式敲詐勒索的案件不斷增多,嚴重危害網絡安全和社會穩定,為彰顯依法嚴厲懲處的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發布6件依法懲治利用網絡敲詐勒索犯罪典型案例,研究制定相關司法解釋,著力保障網絡空間的公平正義,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民商事案件審判情況。人民法院聚焦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依法妥善審理各類民商事案件,以嚴格公正司法保障民生福祉,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受理民商事一審案件638.4萬件,同比增長45.67%。受理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33萬件,同比增長59.21%,最高人民法院積極加強道路交通糾紛司法規則供給,研究制發司法建議,通過統一裁判標準,推動保險公司及時理賠,做好道路交通糾紛及時化解和一體化處理。協同有關單位持續落實最高人民法院2號司法建議,銀行卡糾紛收案數量在2024年同比下降26.48%的基礎上,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57%。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下,國內科技創新活動日益活躍,發明專利有效量超過400萬件,相關糾紛數量也呈增長趨勢,2025年第一季度受理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16.5萬件,同比增長45.60%,人民法院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力度不斷加大。受理仲裁司法審查案件4655件,同比上升9.38%,人民法院嚴格適用仲裁司法審查標準,強化對仲裁活動的司法監督與支持,促進多元糾紛解決機制發展。
行政案件審判情況。人民法院樹立和踐行“監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監督”理念,助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受理行政一審案件9.3萬件,同比增長21.67%;受理非訴行政行為申請執行審查案件5.3萬件,同比增長25.17%。受理涉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協議等一審案件2.2萬件,同比上升14.69%,各級法院做實為大局服務,找準行政審判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著力點,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與合法權益,糾正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把規范市場秩序與保障合同履行、促進生產經營統一起來,依法解紛爭、促合作、利發展。隨著經濟發展和創新活力的增強,以及企業對品牌保護重視程度提升,“十四五”規劃以來我國年均商標申請量超過700萬件,商標類行政案件持續增長,人民法院2025年第一季度受理涉商標、專利確權授權知識產權行政一審案件1.2萬件,同比增長84.03%,最高人民法院加大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協調聯絡力度,指導相關法院提升案件審理質效,持續增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效能。
執行案件辦理情況。人民法院不斷深化執行機制改革,加快實現“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積極推動將勝訴當事人“紙上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積極服務法治社會、誠信社會建設。受理首次執行案件273.4萬件,同比增長7.98%。通過深入開展交叉執行攻堅工作,大量難案、積案得到有效化解,執行完畢率、執行到位率保持高位,執行到位金額同比增長9.48%,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不斷提升。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人數延續負增長趨勢,同比下降9.85%,完成信用修復超過40萬人次,努力幫助被執行企業與個人重塑信用,助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網絡司法拍賣成交量同比上升10.63%,成交率同比上升6.7個百分點,財產變現處置工作效能逐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