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成都世運會的籌辦情況。目前,成都世運會已經進入開幕倒計時100天,各項籌備工作正有序推進,努力向世界呈現一場“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的世運盛會。
“本屆賽事設34個大項、60個分項、255個小項,布局27個競賽場館(場地),21個場館競賽團隊已組建完成。競賽單元日程基本確定,壘球、軟式曲棍球項目將于開幕式前一天開賽 。”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介紹,中國體育代表團已獲得28個大項、152個小項的參賽資格,預計330名左右運動員參賽,將成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世界運動會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屆。
發布會上,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長楊興平介紹,目前,四川全省上下已進入“世運時間”,世運項目“進校園、進社區、進商圈”系列活動如火如荼,四川的大街小巷,世運符號、標志標牌隨處可見,迎接世運、參與世運、共享世運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自成功申辦以來,成都組織召開近400場(次)專題論證會,制定近300項競賽場館設計及建設標準。27個競賽場館(場地)中有18個為既有場館局部功能調整、9個依托湖泊公園臨時搭建,沒有新建場館。此外,四川還招募培訓了近萬名大學生志愿者,布局500多個志愿服務站(點),為比賽和客群活動提供服務。
成都世運會將舉行世運史上首次火炬傳遞。成都世運會組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成都市市長王鳳朝介紹,火炬傳遞將于7月26日舉行,傳遞時間為1天,在三星堆博物館舉行火種采集暨火炬傳遞啟動儀式后,依次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武侯祠、三蘇祠、興隆湖濕地公園等5個點位分段傳遞,總里程11公里,共120名火炬手參加。據悉,火炬手選拔工作正在進行中。
成都世運會堅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賽理念和“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各項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賽事將不僅為運動員提供展示實力的舞臺,也將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讓我們100天后相約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