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5月10日電 (孫玲玲 焦德芳)10日,以“上合之約 津彩國際”為主題的天津市外國留學生文藝展演暨天津大學第十五屆國際文化節舉辦。來自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及全球近50個國家的千余名留學生在天津大學歡聚一堂,以文化交流和青春友誼為筆墨,熱情書寫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篇章。
5月10日,當日,以“上合之約 津彩國際”為主題的天津市外國留學生文藝展演暨天津大學第十五屆國際文化節舉辦。來自坦桑尼亞的留學生演奏樂器。記者 佟郁 攝記者在現場看到,作為活動重頭戲的文藝展演成為展示上合國家文化交融的璀璨舞臺:天津財經大學六名留學生演繹《夸夸天津美》,以中英雙語快板穿梭于天津的街巷煙火,竹板輕響間五大道的歷史沉淀與海河畔的現代活力躍然眼前。天津師范大學"夢幻天籟"合唱團14國的35名學子以八聲部無伴奏和聲詮釋《四海和聲》,將《茉莉花》的東方韻律融入多國音樂基因,贏得陣陣喝彩。天津大學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學子聯袂演繹的《上合華彩》,以波斯地毯紋樣為靈感,將民族舞步融入現代編舞,綢緞翻飛間勾勒出絲路文明的當代對話。“文化為橋,溝通世界!”剛剛走下舞臺的天津師范大學吉爾吉斯斯坦學生王璐興奮不已,“參加這個活動很開心,我愿意成為像這些熱情友好的同學們一樣,成為中吉友誼的橋梁!”
埃及留學生與現場參觀者互動。記者 佟郁 攝這一天,近50個文化展位沿天津大學北洋廣場精彩鋪陳,形成流動的“地球村”。馬來西亞展區內,椰漿飯與沙嗲的濃郁香氣交織成南洋風味長廊,身著娘惹服飾的留學生邀請觀眾進來體驗“海娜手繪坊”,他們以木槿花為靈感,在觀眾手背繪制象征與各國友誼的圖騰;柬埔寨展位則陳列著牛皮雕塑與傳統面具,邀請游客近距離觀看欣賞,同時體驗柬埔寨的獨有甜品;摩洛哥的外國留學生們身穿傳統服飾,邀請游客試穿體驗,并和他們互動獨有的馬賽克拼貼藝術。此外,埃及的米布丁、泰國的奶茶、越南的河粉等都吸引了大批觀眾共享美食盛宴。為了讓更多的留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今年活動還增設了琳瑯滿目的“非遺小工坊”:畫年畫、做風箏、編絨花......中外學生紛紛駐足體驗,與非遺專家交流互動,動手探索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
適逢天津大學130周年校慶,本次活動的“限量版紀念護照”更引發了師生游客的“打卡熱潮”:電子護照系統中特別設計了“上合知識闖關”環節,參與者通過解密成員國文化符號熱情洋溢地收集特色印章。“看!我集齊啦!”來自塔吉克斯坦的南開大學留學生吳莫凡舉著蓋滿印章的護照說:“這上面每個印章都是璀璨文明的密碼,這份紀念品將激勵我走遍上合國家!”
留學生們合唱融入了《茉莉花》韻律的《四海合聲》。(天津大學 供圖)“我們不僅是文化體驗者,更是新時代的‘絲路使者’。”天津師范大學泰國留學生王娜娜撫摸著親手制作的京劇臉譜說。而天津大學越南留學生阮蘭則從文化交流中看到更深意義:“當中國朋友來到我們的攤位前,準確說出越南咖啡的產地時,我感覺十分驚喜和親切,更深刻體會到了民心相通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