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杭州一名在讀大學生尹子昂入手了一款融合人工智能(AI)、增強現實(AR)技術的眼鏡。這款眼鏡可以進行語音交互,提供屏幕提示詞和實時翻譯等多種功能,方便又快捷。
這是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發布的一款智能眼鏡。今年6月產品上市后,尹子昂第一時間買來體驗:“美觀度足夠,輕便度也可以,像普通眼鏡一樣可以日常佩戴。”
單看外表,這款眼鏡與普通眼鏡差不多,重量僅有49克。靈伴公司副總裁江濤介紹,產品的“玄機”就在于通過衍射光波導技術投射出虛擬界面,再搭載AI技術,實現翻譯、提示詞、導航等功能。
尹子昂現在經常戴著眼鏡參加各種學術匯報交流活動,用得很順手。“最實用的是提示詞功能,對我這樣經常需要上臺匯報的人很方便。”尹子昂說。
“設計之初,我們就明確這是一款能戴出門的眼鏡,重量要與普通眼鏡相差無幾。”江濤介紹,團隊在研發過程中做了不少“減法”,也舍棄了不少功能,“比如本來想在眼鏡中增加手勢功能,但這一功能需要搭配傳感器,最后還是‘忍痛割愛’。”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在嘗試融合AI、AR等技術的產品。專家表示,當下科技產品的不斷迭代是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雙向驅動的結果——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突破讓智能家居等產品成為現實;消費者追求便捷、個性、智能的消費習慣,也在促使企業不斷創新。
今年,數碼產品的購新補貼政策進一步完善,實現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雙贏”。
進入暑期,杭州的科大訊飛AI學習機金沙天街專賣店里,幾款主力機型賣得不錯。店長韓秀蘭介紹,針對學習機的補貼政策從今年1月份開始,6000元以下的機型可按照成交價格的15%享受一次性立減補貼,每件商品補貼不超過500元。
“在‘國補’的帶動下,很多家長下單購買。”在韓秀蘭看來,產品熱銷離不開政策給力。
近年來,杭州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推動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迭代升級。從自動跟拍的飛行相機,到用腦機接口改善睡眠的智能儀,武林商圈的杭州大廈經過一番改造,在地下一層推出城市新特產專區,集合20多家首批“科技新特產”,吸引了不少中外消費者。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14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