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墻紅頂的拉貝故居3D打印模型,把觀眾的思緒帶回上世紀30年代的南京;栩栩如生的彩色照片,讓拉貝從影像中“走”了出來;觀眾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和“拉貝AI”對話……當地時間8月15日,兼具歷史感與科技感的展覽——“我的鄰居:約翰·拉貝”在拉貝的家鄉德國漢堡開幕。中德各界近百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緬懷這位“南京好人”。當天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0周年,在這個特殊的歷史節點回顧拉貝等國際友人的義舉具有重要意義。
約翰·拉貝1882年出生于德國漢堡,曾任德國西門子公司駐華代表。1937年,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并制造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面對暴行,拉貝以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的身份,與其他在華國際人士一起為20多萬中國人提供庇護所。他用私人庭院收容超過600名難民,并在日記中記錄日軍暴行真相?!独惾沼洝烦蔀檠芯磕暇┐笸罋⒆钪匾⒆钤攲嵉氖妨现?。
本次展覽由南京大學“拉貝日記與和平城市”團隊、中國駐漢堡總領館、德中交流協會共同主辦。南京大學德語系主任陳民介紹:“拉貝故居緊鄰南京大學,我們將拉貝視為‘鄰居’。展覽以‘記憶、聯結、友誼、感恩、和平’為關鍵詞,通過青年學生的視角重溫這段歷史,以創新方式傳播拉貝的人道主義精神,讓更多人從中思考人類共同的情感紐帶與和平的價值?!?/p>
“拉貝有著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把救人置于一切之上?!钡轮杏押脜f會聯合會主席卜布感慨道,拉貝以非凡的勇氣守護安全區,想盡辦法讓難民免遭侵害。在黑暗中,他用行動傳遞人性溫暖,努力讓世界變得美好。
拉貝的曾外孫克里斯托弗·賴因哈特在展覽現場久久駐足。他說,拉貝對中國充滿感情,在南京淪陷的危難時刻,他堅定不移地為難民爭取生的希望,并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那段悲慘歷史?!啊独惾沼洝肥菢嫿ㄍ暾麣v史拼圖的重要部分,在人類的共同記憶中不可或缺?!辟囈蚬卣f。
“拉貝的故事我早已聽說過,我還曾去南京參觀過拉貝故居?!比R比錫大學孔子學院執行院長田亞明告訴記者,“今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展覽格外有意義,提醒人們銘記歷史、珍惜和平。”田亞明表示,展覽讓更多德國民眾了解拉貝的英雄事跡以及他在那個特殊年代的心路歷程。
“通過科技手段,歷史被賦予新生命、展覽變得更有活力?!比R比錫大學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烏爾里?!な┠蔚卤硎荆惿類壑袊嗣?,在那個動蕩年代,他堅守信念,始終追隨內心,做出了令人驚嘆的善舉?!澳暇┐笸罋⑹钦鎸嵃l生的事實。拉貝故居是希望的象征。”施奈德說。
中國駐漢堡總領事叢武在開幕式致辭中說:“在紀念歷史的同時,我們更應著眼未來?;仡欉^去,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避免悲劇重演。以史為鑒,向史而新,方能更好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成果?!?nbsp;
?。ū緢蟮聡鴿h堡8月20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1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