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浩蕩于心,放眼盡是桃李。這次會議我們還學習了質樸且智慧,心系教育事業而堅持不渝的黃隨富校長的事跡。他堅信獻身于一個偉大的事業就是最大的精彩,并希望以自己的個人之力參與到故鄉的教育建設事業上,為山區的孩子點亮一盞明燈。一個“籬笆校長”扎根基層快20年,將一個“籬笆小學”建設成為市級農村示范小學。他的事跡、精神和態度,令大家欽佩,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陜南搬遷移民政策,山區發展的明燈。會上我們還討論了陜南移民搬遷
政策,關于陜南移民搬遷政策,同學們進行就激烈的發言,但是主要內容是關于城鄉一體化背景下農村周邊散戶發展現狀及前景的政策,主要是搬的出、穩的住和能致富。
來到當地后,我們發現之前準備的調研題目并沒有切中該地區的主要問題,在跟當地人的幾天交談后,我們確立了新的調研方向。今天大家只要不上課,就聚在辦公室里一起討論,一起抓緊時間查找調研資料,看著小伙伴們忙碌的身行,和仔細寫資料的模樣,我感到了家的溫馨,我們同臺工作了大半天,不言苦與淚,只為了集體榮耀而努力。晚上開會我們根據各自的分工具體匯報了自己的調研前期準備內容,在經過充分的交流匯報之后,我們都會陜南移民工程有了全面的認識,開始著手準備調研報告的起草工作。
晚上,我們為所有在學校寄宿的學生放映了一部電影。看著一群青澀的面孔對著一臺簡陋的投影儀時的認真與驚訝,我感到了內心的顫抖,感覺到了山村教育資源的不足,希望有更多人致力于山村教育和改善山村教育條件。
山區調研和支教不易,希望同學們勿忘初心,繼續努力,為孩子們健康成長和地區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赴高耀小學暑期社會實踐第六日
7月23日,今天是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第六天,我們漸漸習慣了這里的生活。習慣了每天早上6點半在校門口集合,習慣了在清晨的鄉道上跑操,習慣了和大家一起激情澎湃地誦讀《少年中國說》,更是習慣了這青山綠水間的無憂美麗。
“守護希望”演講比賽是西北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服務團舉辦的第二項重要活動。今天,在高耀小學如期順利舉行。經過激烈的比拼后,梁雨涵同學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朱潔、王淑慧兩名同學獲二等獎,儲成萍、張藝博、查娟三名同學獲三等獎,其他同學獲優秀獎。
比賽中,十幾名同學緊扣“守護希望”的主題,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展現了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演講內容涵蓋了感恩、勵志、榜樣等各個方面。同學們都大方自信,普通話標準,精神面貌積極向上,并且在他們身上有一種永不言棄的信念,深深地感染著每個人,引起了臺下志愿者和同學們的強烈共鳴。比賽結束后,黃校長、馮老師對每位同學的表現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提出了每位演講同學在演講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并希望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再接再勵,挑戰自己,提高自己。
本次主題演講比賽是由我們和高耀小學聯合主辦,旨在讓同學們擺脫平日的單一形式教學,更加主動的站出來展示自己。與此同時,更促進了同學們間的相互認識,共同成長。
“不要小看窮苦的孩子,他們也有自己寬廣的內心。”這是來自大班的梁雨涵同學的演講內容,作為山區的孩子他們敢于挑戰自己的命運,永不服輸。有夢想就有希望,她定能像自己演講的內容那樣堅強成長。
“珍惜當下,珍惜眼前,珍惜幸福,學會感恩。”儲成萍同學小小年紀就已經懂得了許多道理,讓我們這些志愿者們也為之動容。
“在面對挑戰時我們都應該相信自己是個強者,充滿勇氣去迎接挑戰。”在張藝博同學關于勇氣的演講中,我們感受到了他們身上的朝氣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