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商南縣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工作,帶動全縣多個公共部門啟動“便民服務創新行動”,通過不斷更新服務理念,創新便民舉措,努力為當地群眾打造出一個便民服務“升級版”。
近日,在該縣清油河鎮便民服務中心門前,一位剛剛給自家老人辦理完低保手續的當地村民告訴記者,自從鎮上有了便民服務中心,各村群眾辦起事來方便多了,不管哪天來鎮上,各個辦事窗口都有干部在值班,而且各個窗口的辦事效率都很高,不管啥事,只要符合政策當天就辦結。
據了解,該縣緊扣“為民、務實、清廉”主題,從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入手,多方籌資將原來的便民服務中心“提檔升級”,著力解決群眾“找人難、辦事難”等民生問題,為全縣每一個公共部門制定了具體要求,在各個鄉鎮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就是其中一項。
目前,該縣重新改造縣級便民服務大廳14個、鎮級便民服務中心13個、村(社區)便民服務室125個,其中涉及林業、水務、工商、農業、畜牧等多個服務內容,集中辦理行政審批和承諾服務項目169項之多。眼下,在當地各村(社區)便民服務室就可以代理農村合作醫療、組織關系轉接、困難救助、人口計生、建房等120余項服務事項,諸如河道采砂、林木采伐、衛生許可、建筑用地等群眾眼中的“麻煩事”,如今都可在此享受“一站式”服務。
該縣還推行直接辦、代理辦、指導辦“三辦”工作法,努力為群眾提供貼心、省心服務。各級服務中心(室)受理群眾的辦事申請后,可以自行辦理的直接按程序辦結;對出行不便的殘疾戶、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和村、鎮本級不能直接辦理的事項,服務中心受理登記并出具承辦單后,通過代理服務方式,由村、鎮代理員將有關手續移交給鎮、縣服務中心進行辦理,申請人坐等結果即可;針對群眾文化水平不高,不會辦的事項,鎮、村便民服務中心(室)開展“指導辦”和“全程代辦”等服務。
在今年中考前夕,商南縣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接到縣城長新路一居民電話投訴:“馬上就要中考了,郵政巷卓韻姿服裝店音響聲音太大,影響家里孩子學習和休息。”放下電話,中心工作人員立即聯系縣公安局,組織執法人員到現場,耐心地和服裝店老板溝通,督促其將音樂放到最低音量。
這個“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就是該縣近年來投入140萬元建成的集咨詢、服務、求助、信息分析和協調督辦為一體的便民服務機構。該機構以接報調處中心為龍頭,全縣80個單位部門為支撐,開辟了一個全新的便民服務新通道,大大提高了處置各類百姓投訴的辦事效率。 (孫傳卿 江學樹 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