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解是群眾最認可的斷事方式
調解平臺是中心最繁忙的一個平臺,也是群眾最認可的一種斷事方式。夜村鎮楊某自2012年10月就鎮政府、寧西鐵路二線工程建設對其苗圃征用賠償問題開始了長達兩年多的上訪,要求支鐵辦賠償其經濟林損失16萬余元。對這一信訪案件,中心抽調3名議事代表參與調查調解,耐心細致地做其思想工作,上訪人楊某最終深受感動,紓解了怨氣,愿意放棄過高訴求,接受調解。
楊峪河鎮吳莊村民屈某在外務工建房時墜亡,死者家屬向施工方提出90萬元死亡賠償金,雙方協商一月未果,矛盾十分尖銳。死者家屬向區民事民議服務中心提出調解申請,中心及時受理群眾的申請,并抽調3名議事代表展開了調解工作,雙方最終達成賠償協議。
板橋鎮田某等33戶群眾因滬陜高速路建設拆遷安置過渡費、村莊土地補償費及享受陜南移民搬遷政策補貼等事項不服政府相關部門的答復。中心受理后,及時介入調查,召開46名議事代表參加的評議大會。會上,信訪群眾代表和板橋鎮政府、區高速路協調辦、區陜南移民搬遷安置辦等涉事部門展開激烈的辯論、質證,46名議事代表對群眾的三個訴求分別進行了票決評議。票決結果是全體議事代表支持群眾要求追加兩年過渡費的訴求,其他兩個訴求沒有得到多數議事代表的支持。經過評議大會,田某等信訪群眾了解了陜南移民搬遷補助政策,區高速路協調辦為33戶群眾增補了6000元過渡費,田某等群眾表示滿意并息訴罷訪。 (秦華 雷超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