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金融機構的支持下,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我們企業如今每年收購5萬噸黃姜,除了消化本地黃姜外,還遍及山東、河南、東北等地,甚至還有部分黃姜來自朝鮮,企業的發展壯大有力帶動了這些地方黃姜種植業的發展。”山陽縣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成傳德表示。
山陽縣地處秦嶺腹地、商山以南,是國家級集中連片貧困縣和傳統的農業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過去,這里曾有“十萬勞務大軍出山陽”之說。而如今,這批勞務大軍中的佼佼者,紛紛返回鄉里創業,在當地政府和金融機構的支持下,他們的事業正越干越紅火。
“一路走來,多虧了當地信用社的幫忙”
“2008年是我們企業技術改造的關鍵時期,無論是購買設備,還是研發,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當時都感覺山窮水盡了,員工有8個月沒發工資。”山陽縣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總監史壽春向記者說起當年的苦情,仍然是滿臉凄然。“不過到2008年冬天,我們向當地農信社申請2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結果很快就批下來了,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史壽春說。
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從黃姜中提取皂素的中藥材深加工企業。這家企業的創始人成傳德早年在外打工,后來他看好中藥材種植的前景,從1995年開始回鄉種植黃姜。從種黃姜、販黃姜到2001年投資建廠,成傳德的事業越做越大。2006年以后,企業又聯合環保部門,進行技術改造與產能擴張,解決皂素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
“我這一路走來,多虧了當地信用社的幫忙!”成傳德說,“1995年開始種黃姜時,農信社給了2000元個人信用貸款;到后來販黃姜時,又從農信社貸了200萬元;2001年投資建廠以后,2000萬元、3000萬元……我們企業的貸款額度不斷增加。尤其2006-2008年技改的時候,是農信社的2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幫助我們及時解決了企業遇到的資金困難。”
據史壽春介紹,目前金川封幸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總資產5個億,其中銀行貸款1.49億元,包括農信社9000萬元,長安銀行3000萬元,建行2000萬元,國開行900萬元。截至目前,各家銀行給企業累計信貸支持超過2.4億元。去年收入達到2.3億元,利潤1800萬元。
企業的發展壯大,為當地的黃姜種植戶帶來了福音。據了解,該企業先后在漫川、法官、照川、寬坪等周邊鎮建立訂單藥源基地20多萬畝,帶動當地6萬多戶群眾戶均增收5000元,人均增收3000元。
記者在水碼頭村見到了黃姜種植戶劉宏。在紅褐色的坡地上,老劉種了20畝黃姜。“在2000年以前,黃姜一直掉價,每斤才1-2毛;現在當地企業進行訂單收購,價格在每斤2元左右。”劉宏說,“今年價格稍微低點,每斤1.5元,按畝產5000斤算,每畝收入在7000-8000元,種植20畝,總收入大約15-16萬元。黃姜三年一收,這樣平均年收入就是5-6萬元。”
想方設法解決農戶貸款難
陳開選是山陽縣金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00年他開始回鄉種植香菇,2007年在高壩店鎮建立了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在合作社建立初期,當地信用社及時為其發放了10萬元創業貸款和5萬元的富秦家樂卡貸款,如今他在信用社的貸款總額達到40多萬元,累計有200-300萬元。“經過8年發展,現在我們合作社大棚基地占地110畝,合作農戶100多名,年產香菇120萬袋,銷售額達1000萬元,利潤有500萬元。”陳開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