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段彬 通訊員 楊林 楊鋒)近日,山陽縣中村鎮移民新區開工建設。這是該縣按照“變災區為新區”災后重建思路,建設“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陜南避災移民工程的又一舉措。
山陽縣“8·12”突發特大山體滑坡災害發生后,為消除安全隱患,縣上投資10.5億元打造中村移民新區。該項目計劃分四期實施,五年內建成,其中一期投資9564萬元,建筑面積5.98萬平方米,建設移民搬遷安置房873套;二期投資3.5億元,建設安置房1249套;三期、四期計劃投資6億元,建設“兩災”“兩困”安置房2886套及配套設施。
高點規劃,科學布局。本著“因地制宜,適度超前,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堅持“宜業宜居”“產城融合”理念,著力打造“一軸兩心四片區”串珠式發展的新型移民新區。“一軸”即以中山景觀大道為軸線,“兩心”即建設兩個商業服務中心,“四片區”即自東到西布局四個移民安置片區。
嚴格標準,壓茬推進。縣上成立了移民新區項目建設管理處,嚴把工程質量、資金管理等關口。整個施工采取“白+黑”“5+2”“雨+晴”措施推進,倒逼進度,交叉施工,壓茬推進,確保一期安置房工程明年5月底前達到入住條件、二期安置房工程明年底前達到入住條件,讓災區群眾早日住上新房、過上新生活。
同步配套,服務搬遷。結合陜南移民搬遷、棚戶區改造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同步配套建設幼兒園、醫院、物流園區、商貿市場、創業中心和社區服務中心各1個、中心廣場2個,其中規劃建設商業用房2.86萬平方米、停車位2624個。同時,加快產業園區續建擴建步伐,發展特色農業八大件和電子商務服務業,拓寬移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