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朱恢軍 記者 王天洋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柞水縣瓦房口鎮偏僻的老莊村,有這樣一對父子,在同一個屋檐下為村民看病,同騎一輛摩托車走村入戶,默默守護著全村群眾的生命健康,贏得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父親叫胡敏榮,曾獲陜西省優秀鄉村醫生;兒子叫胡斌,今年32歲。
1月9日清早,寒冬中的老莊村顯得十分冷清,很多村民家的大門還未打開,但村醫務室門前,胡敏榮早就發動了摩托車,雙手不停地揉搓著,兒子胡斌背著醫療箱,拿著頭盔和護膝開始武裝起來。“今天要去老莊五組出診,復查病人李宗秀的大腿腿骨長勢情況。”胡敏榮介紹,李宗秀一個月前干活扭傷了腿骨,不能下地,他和兒子一起多次上門治療。“不管狂風暴雨還是嚴寒酷暑,我們父子倆像這樣出診太普遍了。”話音剛落,父子倆的摩托車就消失在山路的盡頭。
在老莊村,村民一談起胡敏榮一家,都豎起了大拇指。算上胡斌,胡敏榮一家可謂四代行醫,他們最拿手的就是農村跌打扭傷治療。胡敏榮的爺爺是中草藥醫生,他父親胡志義擅長骨科的診治。胡敏榮師從父親醫術,又秉承祖傳醫德,30年立足農村,幾十年如一日,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崗位上治病救人。2008年,胡斌從衛校畢業后,回到老莊村,和父親一起行醫,呵護一方百姓健康。
采訪當天中午,記者一行按約定在老莊村三組五保戶徐光輝門口,和胡敏榮父子再次匯合??吹?0多歲的老人能下床走動了,胡敏榮父子倆十分高興,胡斌還一再叮囑老人注意休息,不要負重。徐光輝拉著胡敏榮的手,感激地說:“感謝胡醫生救命之恩,帶著藥上門給我治病,我身上沒有錢,只好慢慢念記。”不久前,徐光輝腳崴了動不了,胡敏榮知道后帶上藥主動上門為其治療。胡斌說,像這樣免費上門給孤寡老人、困難戶、烈軍屬、留守兒童治病,并贈送藥品的事太多了。
談起自己的從醫路,胡斌說源自于對父親的自豪和心疼。“自小的時候,村民有病一看到父親就像見到了救護神,村民對父親那么尊重,我就很自豪,但是深夜一聽到電話鈴響,父親就要去出診,心里就替父親擔心。”胡斌說,“于是我就選擇上衛校,回到村里給父親當個幫手,晚上出診也好有個伴。”當地山大溝深,出診范圍涉及蔡玉窯、瓦房口等幾個鄉鎮,胡敏榮父子深夜出診司空見慣。他們父子有時騎著摩托車往返200多里去給鄉親治病,第二天清早回來還得繼續接診,這時候父子倆就輪換休息。
去年,為了緩解村民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胡敏榮已超標準完成了規范化村衛生室建設,開展醫療門診統籌報銷,使村民在村部衛生室就能用醫??床 ?/p>
胡敏榮父子以其良好的醫術和高尚的醫風,讓老莊村村民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愿望,大大方便了群眾生活。正如胡斌所說,“農村醫療事業還需有人站崗,村民生命健康還需有人守護,我會將父親的醫術和醫德繼承好,為老莊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