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侯衛峰 記者 武強)2月19日一大早,柞水縣千余名縣鎮村干部來到所包扶的村組農戶中,與幫扶群眾親切交談,征求群眾意見,分類統計制定脫貧攻堅培訓項目內容,達到用培訓效果實現脫貧的目的,由此拉開了柞水縣開展“百場萬人”脫貧攻堅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的序幕。
為了讓全縣廣大農戶尤其是貧困農戶掌握產業發展技能,學習脫貧致富技巧,提高脫貧致富能力,增加脫貧收入項目,促其盡快走上脫貧致富之路,柞水縣從2月中旬開始,到3月中旬結束,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在全縣81個村(社區)組織開展“百場萬人”脫貧攻堅春季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活動。
據了解,本次培訓的主要對象是2016~2018年各包村(社區)工作隊建檔立卡的所有在冊貧困戶和其他有專業培訓需求的農戶。培訓主要內容為農戶產業發展服務的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等種養加基本技能和科學管理技術、病蟲害防治知識。根據農戶需求組織展開集中培訓電器維修、烹飪技術、家政服務、文明禮儀等基礎技能。培訓主要方式采取講課教師駐鎮到村辦班培訓,由各鎮辦和包村(社區)工作隊共同組織,以村(社區)為單位,根據該村(社區)產業發展規劃和貧困戶渴望的技能技術需求,由每個包村(社區)工作隊具體負責,直接從《柞水縣脫貧攻堅農民實用技能培訓課程表》中選聘授課教師駐村(社區)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