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程偉 通訊員 樊利仁)“十二五”以來,丹鳳縣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要求,以整村推進貧困村為主戰場,以實施陜南移民搬遷為突破口,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穩步推進,全縣5年完成5.6萬人脫貧目標。
2011年以來,丹鳳縣先后投入各類資金5.29億元,啟動實施新農村示范村104個,著力推進主導產業、基礎設施、生活環境、公益事業、基層組織五大建設。通過“雙包雙促”精準扶貧,建立了村有簿、鎮有冊、縣有庫的數據管理體系。135個包扶單位為130個村累計投入各類建設資金2.49億元,實施精準扶貧示范村30個。同時,突出移民搬遷、產業園區發展、小城鎮建設、消費市場培育和精準扶貧“五位一體”模式,通過勞務輸出和二、三產業發展,促進貧困戶增收。其中,棣花、竹林關、商鎮“小城鎮建設+商貿流通+土地流轉+產業園區+貧困戶”等扶貧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丹鳳縣還啟動實施了整村推進連片開發貧困村30個,累計完成投資3700萬元,建成的項目村,基本實現“增收產業常態化、基礎設施便民化、民居環境城鎮化、社會服務功能化、人口素質技能化”目標。按照“建設小城鎮、發展現代農業、避災扶貧搬遷”三位一體思路,實施移民搬遷1.17萬戶4.473萬人,基本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