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玉門9月28日電 (記者 崔琳)28日,“鐵人”王進喜的故里——甘肅玉門市召開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新聞發布會披露,當地通過篩選整合國內知名規劃設計院所專家學者的建議,擬建成光熱、枸杞、石油、赤金等特色小鎮與多個田園綜合體共計十個項目,藉此整合產、城、人、文等資源稟賦,使之成為玉門多業融合、產城融合、城鄉協調的發展平臺及縣域經濟社會轉型的抓手。
玉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宏軍“細數家珍”說,玉門素有“塞垣咽喉,表里藩維”之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上的戰略通道、開放前沿和重要節點城市;玉門油田于1938年開發建設,是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就成長于此;玉門還號稱“世界風口”,是國家確定的一類光資源區,連續三年躋身“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
張宏軍認為,特色小鎮建設對經濟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特色小鎮的發展,能夠帶動周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發展,有利于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城市文明迅速向農村擴展,實現城鄉協調發展。
玉門市委農辦主任高明介紹,當地擬建的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10個項目中,既有圍繞枸杞、人參果、韭菜等農業產業策劃的項目,也有依托光伏、石油化工策劃的工業類項目,尤其是光熱小鎮、枸杞小鎮、石油小鎮的產業定位在全國少有,這是第一大特色。同時,玉門自古以來就是東西連接的重要大通道,特殊的地理位置能夠為打造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提供更多的資源要素。
“作為中國石油工業的搖籃,‘鐵人’王進喜的故鄉,‘鐵人’精神在此孕育,這既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之魂,也是我們的動力之源。”高明指出,不僅如此,玉門市還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和獨特的旅游及戶外運動資源等,比如:遠有火燒溝文化、魔山地質公園,近有赤金峽4A級“西北第一漂”景區等,這些都是當地打造特色小鎮的優勢。
高明坦言,玉門還有著全國為數不多的資源型轉型城市轉移支付政策,這為推動當地產業轉型提供了支撐。此外,為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促進玉門市城鄉協調發展,玉門官方已研究出臺了《協調推進農村產業發展和環境提升的意見》,以多元化方式籌集建設資金,為確保既定項目順利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
對此,張宏軍表態,從今年開始,玉門市將每年舉辦縣域經濟論壇年會,搭建一個開放式的舞臺,讓全國了解玉門,讓玉門走向全國。
他說,玉門將以此次特色小鎮和田園綜合體新聞發布會為起點,匯集全國智慧,通過提升行政效能、強化金融支持、加大招商力度等措施,推動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和新型業態村建設,逐漸促進玉門城鄉美起來、產業強起來、人民富起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