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清戶籍身份證管理亂局
“截至目前,全國公民身份號碼重號人數已由2009年的168萬人減至486人。”公安部副部長黃明在3月25日召開的深入推進戶口登記管理清理整頓工作第三次電視電話會議上這樣表示。
上百萬重號從何而來?第一代身份證登記發放時還是手工登記,人多事雜,錯漏很難避免。直到2003年有了居民身份證法,2004年換發第二代身份證且實現全國聯網后,重號問題才浮出水面。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公安機關“主動承擔責任、主動登門道歉、主動免費換證、主動提供后續服務”,深入組織開展重號糾正攻堅行動。
除了這一類歷史遺留問題,一些地方公安機關審核不嚴格,甚至內外勾結、弄虛作假造成的假戶口、假身份證問題,近些年也不斷被曝光。例如,陜西“房姐”、河南“房妹”,一人擁有多個戶口和身份證。而一些落馬官員,也往往擁有雙重戶口和多個身份證。
這些人或是為了隱匿非法收入和財產,利用假戶口、假身份證在銀行開設賬戶,為非法資金躲避銀行監管提供便利,使洗錢、受賄等非法行為的查辦難度加大;或是為了購置多套房產,躲避身份核查;抑或是為了利用假戶口、假身份證在上學、就業、醫保等方面享受社會福利等等。
正如黃明所說,從查處的大量腐敗案件可以看出,一個人擁有多個戶口、身份證,往往與特權、腐敗、違法違紀等問題密切相關。戶口登記管理清理整頓工作開展以來,整個社會風氣大變,個別人不再敢炫耀有多個戶口、身份證,而是誰被揭發出有多個戶口、身份證,就會立即成為過街老鼠,立即受到查處。違法違規辦理假戶口、假身份證的歪風被徹底剎住。
隨著改革的全面深入推進,戶籍管理在國家治理和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的作用不斷增強,加強戶口身份證管理的重要性、緊迫性日益顯現。此前囿于管理不完善、技術不先進等歷史原因,無法實現戶口、身份證號碼的唯一性的障礙已經掃清。
公安部部長郭聲琨表示,力爭再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做到全國每位公民只有一個戶口、一個公民身份號碼,實現全國戶口和公民身份號碼唯一性的目標。
清理歷史舊賬、肅清戶籍管理亂局,是萬眾矚目的改革。而改革需要的,正是六年清理百萬重號這么一股拼勁。 文/張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