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公安部門配合下,在海口市美蘭區打掉一個制造假冒牛欄山陳釀白酒(牛欄山二鍋頭)窩點,現場查獲制成但未包裝的假酒約7.5噸、已經包裝好的成瓶假酒3.336噸,共計假酒約10.836噸,是全省目前打掉最大的制造假冒牛欄山陳釀白酒窩點。同時現場控制3名嫌疑男子,已移交公安部門進行調查。
小貨車內裝滿假牛欄山白酒 共計556箱
5月4日晚9時50分許,南海網記者趕到海口市美蘭區靈山鎮松柏村附近的一個倉庫外(位于茂俊天然加氣站附近)看到,這里停著一輛小貨車,貨柜內堆滿了已經包裝好了牛欄山陳釀白酒,執法人員經過點驗,共有556箱假酒(500毫升/瓶、12瓶/箱)3.336噸。
記者發現,從這批假酒的紙箱和瓶身來看,與真的牛欄山白酒沒有任何區別,上面同樣有各種標識,肉眼無法辨別真偽。食藥監和公安執法人員已經將現場3名嫌疑男子控制。
食用酒精+水+添加劑=假冒牛欄山陳釀白酒
從運輸的貨車走到幾十米外的倉庫,一股刺鼻的酒味彌漫在空氣中。記者看到,倉庫內擺著四個2米多高和兩個1米多高的大塑料桶,另外還有數十個貼著乙酸乙酯、冰乙酸等標簽的塑料桶和三個不銹鋼桶,以及一臺不知名的加工機械。
“這里就是假冒牛欄山二鍋頭的勾兌點,嫌疑人用食用酒精,再根據比例加入水,然后通過添加劑,勾兌出跟真牛欄山二鍋頭相同味道的假酒。”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支隊食品大隊大隊長謝秋明說,6個高大的塑料桶用來裝勾兌好的假酒,其中2米多高的塑料桶裝4.5噸,初步調查,4個大塑料桶其中一個裝滿、一個裝了一半,勾兌好的成品假酒約7.5噸。
假酒灌裝點在廢棄養雞場 與勾兌點相距約3公里
南海網記者隨后跟隨執法人員來到美蘭區演豐鎮多喜村,沿著僅可供1輛車輛勉強的村道進入村子深處。“這里是一個廢棄的養雞場,剛剛是假酒的勾兌點,而這里是灌裝點,嫌疑人把勾兌好的假酒運到這里灌裝。”謝秋明說,假酒的勾兌點和灌裝點是在兩個不同的鎮,相距大概3公里。
南海網記者看到,這里堆放著數十麻袋牛欄山陳釀白酒的空瓶,還有大量標貼和瓶蓋,以及灌裝使用的機械,空氣中同樣彌漫著一股濃烈的酒味。
嫌疑男子反偵查能力高 讓不同司機運送
“我們執法人員根據群眾的舉報,一直跟蹤了大概半個月,這才把這個制假窩點端掉。”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吳銀華說,主要制假的嫌疑男子熊某柱為了不讓執法人員發現,把勾兌點和灌裝點分開,而且位置十分偏僻,人煙稀少。但只要從這兩個點來到公路后,運假酒的車輛可以到美蘭區靈山鎮或者到文昌市。
吳銀華說,熊某柱在勾兌點將假酒制好后,雇司機A將假酒運出,接著雇司機B從司機A處將假酒再運到灌裝點,灌裝結束后讓司機B運到附近的美蘭機場或靈山鎮等地,最后由司機C接手運到銷售目的地。“這些運輸司機都是由熊某柱單線聯系,而且互相不知道勾兌點、灌裝點、銷售目的地。有時為了躲避檢查,還會采取換車的方式”吳銀華說。
嫌疑男子所制假酒或曾經被查 利潤很高
“食藥監執法人員在2014年12月下旬在演豐鎮查獲了一批的假冒牛欄山白酒,但當時沒有發現制假的人員,從目前的情況看,很可能就是熊某柱所制。”吳銀華透露,根據初步調查,熊某柱稱,勾兌所用的食用酒精是從廣東運來。熊某柱在上班時間不制假,而是選擇在周末或晚上勾兌、灌裝假酒。制造一瓶假的牛欄山白酒成本大概在3-4元,制成的假酒以近10元的價格賣出。
吳銀華說,熊某柱制造的假冒牛欄山陳釀白酒應該在海南省內銷售,下一步將加大打擊力度,繼續追蹤已經流入市面的假酒。同時希望廣大群眾若發現購買到假酒,及時撥打12331電話舉報。
海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將查獲的假冒牛欄山陳釀白酒,各類涉及制假機械和材料,勾兌和灌裝場地等查封。現場控制的3名嫌疑人移交公安部門作進一步調查。(南海網記者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