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除窮根,大力發展產業是根本。區紀委結合何家塬村情實際,確定了藥材種植、林果建園、鼯鼠養殖、蛋雞養殖、生態旅游、勞務輸出六大主導產業,幫助指導貧困戶增種藥材600畝,新發展經濟林160畝、生態林120畝。大力發展光伏產業,貧困戶申請認購光伏產業59戶215千瓦。發展農家樂4戶,建設家庭旅館10戶;新發展經濟林160畝,生態林120畝。同時,積極組織開展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用技術及職業技能培訓,組建了鼯鼠養殖、蛋雞養殖兩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一個村級勞務服務隊,發展會員160名,發放扶貧貼息貸款35戶140萬元。引導成立村級勞務服務隊,組織技能勞動力外出務工,全年勞務輸出600人,增加貧困家庭現金收入超過4000元。
奔小康:思之用心,做深長效幫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先扶志”,弊除“等、靠、要”,提高貧困戶致富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力,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廣大包扶干部不僅要承擔服務員、監督員,更要做好宣傳員、鼓勁員,包扶工作隊既是民情調查隊、貧困幫扶隊,更是政策宣傳隊,扶心立志隊。開展工作,要扶村民的‘錢袋’,更要扶村民的‘腦袋’。”這是區紀委監察局機關對脫貧攻堅駐村工作的明確要求。
包扶干部和駐村工作隊通過設立政策咨詢臺、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冊等多種形式,協助村黨支部為群眾面對面宣講中央和省、市、區關于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邀請村、社區致富帶頭人講自身經歷,邀請老黨員講變化和新氣象,用身邊人和身邊事引導群眾積極行動起來,打贏脫貧攻堅戰。
另外,工作隊還給村上送去了科技圖書,充實了農家書屋;幫助村上申報建設村級幼兒園和文化活動場所,配備了健身娛樂器材,給群眾休閑、娛樂提供了好去處。村黨支部注重從年輕人和能人中發展黨員和培養干部,給全村致富奔小康提供人才保障。
如今的何家塬村,趁著蟒嶺綠道建設如火如荼的大潮,看準了即將到來的鄉村旅游潛在商機,搶抓美麗鄉村建設大好機遇,村上成立了蟒嶺花谷旅游開發公司,組織70多名貧困戶勞務務工,新發展6戶農家樂和10戶家庭旅館,廣大貧困戶收入相當可觀。2016年11月28日,市級第三方評估在何家塬村開展入戶問卷調查,群眾滿意度測評均為100%。
春風帶雨化堅冰,只因期盼綠早濃。商州區紀委監察局包扶何家塬村一年來的務實工作,在何家塬村的百姓心間流淌出一條暖暖的春河。小康路上,何家塬村一個都不掉隊!(特約記者 張希鋒 通訊員 王 永 楊延剛 黨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