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環境保護工作綜述
一、概述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實施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和污染減排為抓手,重點推進“治污碧水”“降塵護藍”“生態修復”“農村清潔”四大工程,強化環境監測預警,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環保工作新的成績。污染減排超額完成省考目標;市區空氣質量達到或好于二級的天數351天;全市10個城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達標率100%,丹江、洛河等6條河流20個監測斷面水質達到國家標準,為商洛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
二、防污減排
【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在陜南三市率先啟動了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印發了《實施方案》,策劃了8大類、208個項目、總投資14.4億元,召開了商洛市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動員大會,得到了中省各級領導的高度評價和中國環境報、陜西日報、時代周刊等60多家媒體、網站的廣泛關注。洛南、鎮安、丹鳳、商南從縣直部門抽調人員充實了力量,丹鳳、商南縣政府撥付專項資金,組建鎮辦環保機構,開展流域污染防治。
【污染減排】建成了商南永利、商州天泰、丹鳳未來、洛南華陽等4家萬噸級畜禽糞便有機肥加工廠;關停了商州化工有限公司、山陽鋅業公司等6家污染嚴重和落后產能企業。全市共完成減排項目30個,削減化學需氧量4609噸、氨氮297噸、二氧化硫2740噸、氮氧化物415噸,削減率同比分別下降3.73%、2.87%、4.81%和5.21%,分別完成任務的186.5%、143.5%、240.5%、173.7%,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的目標任務,綜合考核名列前茅。
三、自然生態保護
【創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執行國家第四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通告》《關于實施機動車環保分類合格標志管理的通告》,在陜南三市率先執行“國四標準”,機動車環保檢測20898輛,發放綠標31300枚,淘汰黃標車910輛,圓滿完成了省上下達的黃標車淘汰任務。扎實開展禁燒煙煤工作,中心城區222臺鍋(窯)爐中56臺鍋爐已改用清潔能源,118臺鍋爐改燒潔凈煤,41臺停燒或拆除。加快城區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城市綠化步伐,中心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率分別達到了39.98%、35.98%、10.61平方米,市區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
【生態創建】商南縣獲全省生態文明推動力系列評選“最具影響力區域”稱號,商南、柞水、鎮安省級生態縣創建通過省級技術審查。全市有11個鎮已報省政府待命名為省級生態鎮,有14個生態鎮、28個生態村獲市級表彰命名。
四、重點污染源治理
【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柞水小嶺工業區累計投資9500多萬元,安裝維護除塵脫硫設施,硬化、綠化礦山道路,配備保潔員、灑水車、沖洗站,煙(粉)塵、道路揚塵、廢水治理成效明顯。洛南黃龍鉬業小區投資500余萬元,建設標準化沉淀池,清理事故池,加固加高尾礦庫,黃龍河水質得到有效改善。山陽中村釩業小區加強企業自動在線監測,完成氨水替代工藝。商洛煉鋅廠投資900多萬元全面實施制酸尾氣脫硫、廢水循環利用、廢渣規范堆存和電解酸霧、鋅粉蒸汽、噪音治理等六項污染防治工程,集中整治廠區周邊環境。
【農村環保】商州、丹鳳、鎮安、三縣區一期在5個鎮27個村建成了一批污水、垃圾、養殖業、水源保護設施。二期擬投資3500多萬元、項目涉及8鎮50村的連片整治工程正在組織實施。鎮安縣建立健全保潔隊伍和長效機制,在全省創造了農村清潔工程鎮安模式。
五、環境保護宣傳
積極參加市人大“環保世紀行”活動,開展《對話丹江》系列訪談節目。圍繞“6·5”世界環境日主題,舉辦了“美麗商洛,綠色出行”單車行活動、“藍天碧水、美麗商洛”中小學生環保演講賽。在《中國環境報》《陜西日報》專題專版報道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在商洛電視臺開辦了“環保在行動”專欄、在《商洛日報》開辦了“環保周刊”;在高速路沿線、廣場等地設立了16處戶外大型創模宣傳牌,在商洛電視臺播放環保公益廣告,在重點鎮、生態村設立“環保公益廣告牌”,在企業、學校、社區設立環境文化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