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一片
@作業本:簡直國恥!建議去成都海選組隊!!再輸下去就被韓國人申遺了!!!
@satsuki無法痊愈的五月病:一開始就該派個大媽代表隊,分分鐘秒殺他們。
@靈遙:這比國足1∶5泰國更恥辱,堪比巴西主場1∶7……
@sa888:看照片,裝備太差,都不是自動桌,難怪我國選手沒手感,咱都習慣打自動的。
@你在不遠游:聞此消息,國足笑了。
@騎著大象去打仗5:我奶奶如果在世的話,怎么可能是這個結果啊……
@dayuda:一代不如一代,敗家玩意!國粹都丟了!
走出國門
麻將在日本已成職業運動
值得關注的是,獲得團體冠軍的歐日聯隊中一半以上隊員來自日本,而個人第一名也是被日本選手奪得。為何日本麻將如此神勇?
究其原因,日本國內頻繁而規范的賽事組織,為麻將選手們提供了很多正式比賽的機會;另一方面,日本對麻將的認識更為正面,因此很多年輕人致力于成為職業選手,讓麻將不再只是老年人的消遣娛樂。
據史載,日本麻將起源于1924年,一名叫勇三郎的士兵開始在俱樂部和學校對此進行普及。隨后麻將在日本逐漸掀起熱潮,1929年就有了專業的 麻將賽事。經過近百年的發展,到2010年,日本約有760萬名麻將選手,全國分布著8900家麻將館,2008年麻將館營業額超過3000億日元。
此外,在日本麻將選手年輕化的趨勢很明顯。隨著電腦游戲和互聯網絡的興起,嘗試借助電腦對局的年輕人漸漸將麻將的賭博因素排除在外,這也推進了 競技麻將的普及。著名漫畫家福本伸行曾以麻將為題材創造了《斗牌傳說》,隨著漫畫在日本的暢銷,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對麻將大感興趣。長期職業賽事的打磨,使 得日本麻將更為年輕,更為職業,因此在國際大賽中保持強有力的競爭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競技麻將不博彩
麻將這項中國的國粹,早就走出了國門。在歐美,不但一些不會說中國話的外國友人能流利地用中文喊出“碰、吃、杠、胡”,甚至有王室貴族也迷戀上中國麻將。
2005年,荷蘭麻將愛好者成立了“荷蘭麻將協會”;同一年,澳大利亞、丹麥、法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荷蘭等7國麻將協會在丹麥注冊成立 了“歐洲麻將協會”,并于當年舉辦了第一屆歐洲麻將錦標賽。該協會工作人員就表示,歐洲麻將協會是一個非營利機構,目的是在歐洲推廣麻將,讓更多歐洲人愛 上這項來自中國的古老運動。
曾到中國參加過麻將比賽的丹麥軟件工程師托夫特稱,麻將的魅力在于機會率、組合,令每局牌都變化無窮,即使拿到一手爛牌,轉眼間可以換成好牌。另一名玩家萊斯則認為,打麻將可訓練分析思考能力,牌局中必須不斷改變策略以適應對手。
此前,很多國人都把麻將當做是賭博的工具。但現在,有著統一比賽規則的競技麻將規定卻是只競技不博彩。例如這次中國隊失利的歐洲錦標賽,就是屬 于“世界麻將組織”旗下的一項傳統比賽,本次比賽沒有設置優勝獎金,除前三名的選手獲得獎杯外,所有參賽選手還都得到一份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