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 楊 ?。┙陙?,丹鳳縣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作為推動“兩山”轉化的關鍵舉措,全力打造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的“丹鳳模式”,讓綠水青山有顏值、更有價值。
丹鳳縣印發《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積極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廣州國碳等機構合作,加大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力度,組織召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研討會、培訓會,構建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推動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全縣農特產品線上銷售總額5500萬元,同比增長20%。積極擴大“碳匯庫”,提升“固碳力”,2025年造林5.11萬畝,其中封山育林3萬畝、喬木林造林4000畝、油茶2100畝、飛播1.5萬畝,謀劃林業碳票項目4個共計17.5萬畝,可交易碳匯儲量5.3萬噸。推進新建魚嶺抽水蓄能、青峰水庫、光伏發電等項目,總投資90億元的魚嶺抽水蓄能電站正在開展前期平硐勘探。圍繞“菌藥果畜酒茶”特色產業布局,扎實推動葡萄種植、食用菌、畜禽等特色產業延鏈、擴規,引進葡萄新品種5種,新建葡萄基地2000畝。
在康養文旅方面,丹鳳實施“一園區三基地”建設,建設商洛國際體育文化產業園、國際排聯“一帶一路”青少年排球訓練基地、國家龍舟訓練基地、國家拔河訓練基地及丹鳳縣體育場提升改造項目,建成9家養老機構,新建商丹康養等4個功能齊全的康養場所,打造魚嶺水寨等6個特色民宿集群,持續擴大市場營銷力度。積極推進生態產品認證,全縣已完成認證葡萄酒、茶葉、桃等國家級綠色有機食品8個,丹鳳傳統葡萄酒完成商洛市首批生態產品認證申報。加快推進生態資源交易,完成全縣首筆商洛碳票開發,監測期碳減排量7500噸,市場價值50萬元。丹鳳縣區域公共品牌標識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商標注冊證,目前正在面向縣內農產品銷售企業開展專用商標授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