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李曉斌)今年以來,商南縣總工會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多舉措加強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緩解廣大職工群眾因平時繁忙工作和疫情反復等帶來的心理壓力,幫助職工群眾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憂、在心理上解壓,增強廣大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商南縣總工會按照“工會牽頭、職工受益、專家參與”的思路,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聘請來自學校、醫療機構專業人才,擔任心理健康咨詢專家,成立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志愿者隊伍,定期組織培訓,為職工提供專業的心理健康服務。投入20多萬元資金建成集心理解壓室、測評咨詢區、培訓輔導室等獨立式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職工心理健康理療服務場所,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輔導人員3人,做好職工的心理健康科普、篩查和測量工作并建立職工心理健康檔案,及時化解職工存在煩躁、壓抑等亞健康的心理問題。開展關愛女職工心理健康活動,為受疫情影響的100多名企業職工開展心理健康講座,為30多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開展心理疏導微課堂。
商南縣總工會通過商南工會微信公眾號線上心理平臺,運用“互聯網+心理”為職工提供健康科普、心理測評、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微視頻、醫生說等多種服務模式,對企業職工(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隔離人員、醫護人員、高考學生及學生家長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服務工作。商南工會微信公眾號發布疫情期間心理調適指南、心理減壓方法、心晴行動系列等15期,通過小故事、視頻、信函等形式,讓職工群眾較好的了解到基本的心理調解知識,學會更好處理情緒方法,緩解職工群眾心理壓力。
同時,縣上常態化聚焦困難職工、農民工子女、婦女兒童等群體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為其定制心理輔導、情緒疏解、家庭關系調適等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努力豐富心理健康服務活動形式,積極構建“心理+幫扶”“心理+就業”新模式框架,深入開展職工心理健康服務“七進”活動,組織舉辦商南縣“職工互助保障杯”干部職工云上健步走、職工羽毛球比賽、趣味活動、職工籃球賽等有益心理健康的文體活動,讓職工群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學會減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