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朱 鷹)“七步洗手法的七字口訣是內、外、夾、弓、大、力、腕,分別對應洗手掌、洗背側指縫、洗手背、洗拇指、洗指尖、洗手腕和手臂。大家按照要領一起模擬一遍……”近日,在山陽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室里,來自山陽縣中醫醫院的醫護人員王啟愛穿著防護服,耐心細致地給“特殊的學員”講解核酸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個人防護要點。來自山陽縣第二幼兒園、優貝幼兒園和特教學校的核酸采樣人員20余人參加了培訓活動。
據山陽縣中醫醫院外一科護士長吳成花介紹,培訓活動主要圍繞個人防護措施、咽拭子采集技術、掃碼技術、應急處置和標本儲存裝箱及轉運等課題展開。培訓活動通過實物對照、要領講解、現場演示、小組研討、行家指導和現場考核等方式對學校核酸檢測標本采集人員進行了業務培訓。吳成花表示,從培訓反饋的情況看,老師們已經掌握了核酸標本采集工作的操作要領和技術,具備了校內開展核酸檢測工作的能力。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山陽教育系統精準高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所開展的一次業務培訓活動。為了進一步筑牢校園疫情防護墻,山陽縣科教體局在全系統內建立了“114126”平戰轉換指揮體系,即1個學校疫情防控指揮部、1個學校疫情防控專班、4支防控工作隊伍、12項疫情防控工作臺賬、6張疫情防控工作作戰圖。該指揮體系統籌突發狀況應急指揮、風險研判、信息流調轉運、核酸標本采集、人文關懷與心理調適等方面工作,將全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織成了一張嚴密細致的防控網,有效地增強了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