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縣“馬年跨越·春季開局”系列報道之四
四月的山城柞水鳥語花香,漫山遍野的各種花兒盡情綻放,那些泛綠的樹枝,和煦的陽光、濕潤的泥土……讓山城處處散發著春天的氣息,而春天處處是人們勤勞的影子。
走進柞水縣小嶺工業產業園,高大的軋鋼廠里,一根根棒材帶著火紅的亮光從車間生產線上一閃而過;寬闊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生產;繁忙的施工現場,推土機、挖掘機不停運作,運輸車輛往來穿梭,建設工人揮汗如雨……一幅幅熱火朝天的生產圖景在柞水的土地上升騰蔓延。
近年來,柞水依托鐵、銅、銀、鈦、醫藥等優勢資源,堅持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深化“企業服務年”活動,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縣域發展的重要平臺,著力把園區打造成企業發展的洼地,以發展循環經濟為主線,以“一園一區”為中心,不斷做強做大兩大工業支柱。
強化服務優環境
一幢幢現代化的標準廠房鱗次櫛比,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道路縱橫交錯,一處處鮮花綠草點綴其間,工業園區、公交車、超市、廣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徜徉在柞水縣小嶺工業園區,人們不禁感嘆園區變大了,環境變美了,功能完善了。
柞水縣為了加大服務企業、服務項目和服務生產力度,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柞水縣級領導、部門和鄉鎮深入包聯包抓的重點項目及企業進行了調查走訪,先后進入博隆東升、宏陽尾礦綜合利用、柞水新型建材、大西溝礦業等企業,與企業老總面對面座談交流,與員工零距離接觸交談,了解企業當年生產經營狀況及面臨的具體困難、生產安排和工作打算,幫助企業破解用工、資金、市場、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的實際困難。
針對部分企業反映的“融資難”“招工難”問題,柞水縣利用春節農民工返鄉時機,舉辦“春風行動”大型招聘會,為企業解決用工問題;實行財政獎補和貸款貼息,還搭建了銀企合作平臺,組織了10多家企業與金融單位進行了銀企合作互動活動,為全縣工業企業搭建融資、信息和市場推介平臺,幫助困難企業“挺過來”、支持重點企業“強起來”、服務重點項目“動起來”。
現在的小嶺工業園區承載能力、產業聚集、投資拉動、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已經成功列入“省級重點縣域工業集中區”,打造為鋼鐵工業及有色金屬材料基地,快速構建了鐵礦資源開發及深加工、有色及貴金屬深加工、非金屬材料加工和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四大產業體系。大西溝礦業公司等17家企業產值過億元,陜西銀礦等7家企業獲得省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稱號,工業發展質量實現了新突破,同興公司50萬噸棒材等48個項目建成投產,支撐發展的“礦鋼一體化”初具雛形。
建設園區強龍頭
銀白的曙光漸漸顯出緋紅,朝霞映在千家萬戶的窗棍之上,在盤龍生態產業園,綠草如茵,路燈林立,清晨的寧靜被生產藥品的轟鳴機器聲打破。
柞水縣圍繞打造“國字號”園區,加大資金投入,引導帶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聚集區建設,著力完善小嶺、盤龍園區配套設施,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
小嶺工業集中區圍繞打造百億園區,推進礦鋼一體化,抓好同興公司扣板等項目建設,拓寬礦產資源開發深度和廣度,加快貝恒尾礦綜合利用、石材加工等項目建設進度,做實做細10萬噸高鈦渣、鋼結構生產線等項目前期工作,推動礦產業總量和質量同步提升,力爭全年實現產值92億元、上繳稅金4億元。盤龍生態產業園圍繞打造國家級工業園,推進產業園區二次創業,年底前建成盤龍公司生產線擴建、物流中心和吉源谷生態產業園等項目,支持盤龍、歐珂等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戰略合作,引導企業積極購置新設備、采用新工藝、研發新產品,推進現代醫藥產業轉型發展,力爭全年實現產值22億元、上繳稅金6200萬元。目前,申報發明專利和外觀專利21件,有超過16項創新成果獲得省市表彰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