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高世斌 特約記者 孫傳卿)為貫徹落實全市產業脫貧推進會精神,商南縣集中兩天時間,由縣委主要領導帶隊,各工作團團長參與,輾轉數百公里,深入10個鎮辦,對13個脫貧產業示范點進行了現場觀摩,比成績,找差距,增壓力,添動力。同時,該縣對脫貧攻堅工作總結推進會、“三變”改革和產業脫貧推進月動員會、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的動員部署會“四會”進行套開,全民動員齊發力,集中力量促脫貧,真刀真槍抓整改。
今年以來,商南縣各鎮辦、各部門單位積極構建橫向覆蓋、縱向到底的幫扶網絡,形成了“黨群攜手、干群齊心,全民參與、合力攻堅”的工作格局,全縣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數據清洗工作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三名,“先借后還”和“小額信貸+”模式入選全省扶貧八種典型模式,信息扶貧經驗在全國交流,“三產聯動”模式在全市交流推廣。
在此次觀摩中,各鎮辦亮點紛呈,特色鮮明,尤其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等傳統產業規模發展,蟹子養殖、狝猴桃、蓮魚共養等新型產業態勢良好,全縣產業脫貧呈現勃勃生機。以試馬萬畝白茶基地、富水萬畝狝猴桃基地及光伏發電等產業為重點,深入推進“三產聯動”,加快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香菇、木耳等農產品順利進入長安大學等高校銷售。截至8月底,全縣新建茶葉基地5500畝、中藥材4.2萬畝,種植袋料香菇等食用菌7800萬袋,土雞存欄50萬只,養殖蜜蜂2000箱,建成光伏發電站8個,裝機容量4.5MW,帶動3500多戶貧困群眾多途徑增收。
另外,該縣依托國開行項目,全面啟動卡內貧困村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一大批產業路、通村聯組入戶路建成通車,民居改造、危房改造、村級衛生室建設等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扎實開展,貧困村基礎設施和環境面貌有效改善。脫貧攻堅政策宣傳持續發力,醫療“一站式”服務窗口、大學新生教育資助、生態補償、兜底保障、就業扶貧等扶貧優惠政策得到落實,廣大貧困群眾獲得了更多的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