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 倩)近日,柞水縣“牢記囑托創品牌 譜寫木耳新篇章”入選農業農村部開展的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典型案例,成為全省唯一入選案例。
近年來,柞水縣按照“政府推動、企業參與、三級推進”思路,大力實施代料木耳“1153”工程,著力打造柞水木耳品牌,實現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大政策支持,統籌謀劃品牌。出臺《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全面推進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定》,編制《柞水木耳“十四五”發展規劃》和《鄉村振興木耳產業發展戰略實施規劃》,修訂《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木耳產業管理辦法》等政策性文件,統籌布局生產端、銷售端、加工端、研發端等全鏈條發展舉措,木耳產業全要素覆蓋、全方位保障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挖掘文化內涵,全力打造品牌。深度挖掘柞水木耳飲食、藥用、歷史等文化,統一設計制作柞水木耳品牌LOGO、品牌包裝、宣傳語,編排《木耳花開》漁鼓情景劇,編寫《柞水木耳賦》《木耳之歌》《小木耳大產業》歌曲,連年舉辦“柞水木耳文化節”,建設西川木耳小鎮、博物館、主題公園和金米田園綜合體,大力推行“木耳+旅游”的融合發展模式,廣泛開展品牌宣傳推介。
狠抓監督管理,維護品牌形象。制定發布柞水木耳產品、袋栽、菌包生產技術等系列地方標準3個,推進標準化生產。健全木耳質量追溯、監測、誠信3個體系,加強木耳產品“身份證”管理,實現全程溯源。成立產業發展、質量監管、電商銷售3個工作專班,加快產業發展,加強品牌保護,提升產品質量。
強化營銷宣傳,促進品牌增值。構建區域公用品牌和企業品牌融合共生的“母子品牌”,成功發布“柞水木耳區域公用品牌”,打造秦嶺天下、秋雷等木耳子品牌23個。堅持線上線下并重,建立“政府+合作社+農民+電商+網播”的五方聯動營銷機制,累計發展電商130多家,在省內外開辦木耳產品專賣店41家,柞水木耳出口哈薩克斯坦100噸,實現了柞水農產品出口零突破。
目前,全縣累計發展木耳2.52億袋,產出干木耳1.21萬噸,實現產值7.56億元。大力推行“兩借兩還”“六型聯結”模式,依托村集體經濟組織將80%以上的農戶牢牢地鑲嵌在木耳產業鏈上,帶動農戶致富增收2.45萬人,實現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