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9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有關情況。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表示,“十四五”以來,國家高新區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高新區走在前、作表率,園區總量從2020年的169家增加到了178家,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重要進展和積極成效。辛國斌說,“我覺得,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十四五’期間一些成效,就是穩、高、優。”
穩,指的是高新區的綜合實力在穩步提升。2024年,178家國家高新區實現園區生產總值19.3萬億元,占全國GDP的比重達到了14.3%,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了71.8萬元/人,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國家高新區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9萬億元,同比增長6.5%。
高,指的是創新水平在向高攀升。2024年底,國家高新區聚集了70%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經費投入、擁有的發明專利數均占到全國的50%左右。“十四五”期間,國家高新區內先后誕生了全球首臺超導量子計算機、全球首個通用人工智能系統原型等原創技術和產品。今年上半年,全球首個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在成都高新區正式發布、全球最快的磁懸浮試驗速度在武漢東湖高新區被成功刷新,實現了多項全球領先。
優,指的是優質企業在持續壯大。2024年國家高新區匯聚了全國33%的高新技術企業、46%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營收超億元的企業達到了4.3萬家,比“十三五”末增長了29.4%。
辛國斌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將錨定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在促進創新方面,支持國家高新區率先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新路、開新局;在強產業方面,支持國家高新區做大做優做強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扎實推進新賽道培育;在優管理方面,支持國家高新區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建設國家高新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加快推動國家高新區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