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儋州9月9日電 (記者 王子謙)作為海南自貿港“樣板間”和“工業心臟”,儋州洋浦正在加快布局新能源全產業鏈。海南省儋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陳卓鈞9日表示,該市正在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為海南自貿港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供綠色動力。
9月9日,奮力打造海南自貿港“樣板間”系列新聞發布會——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場在儋州洋浦舉行。陳卓鈞介紹,為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儋州洋浦持續鞏固并做大做強風電主導產業,加速壯大光伏發電與氫能產業,積極培育儲能產業,完善新能源配套服務,全力推動新能源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儋州洋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達12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85萬千瓦,此外還包括陸上風電9.9萬千瓦、氣電143萬千瓦、余熱發電27.75萬千瓦,生物質發電13萬千瓦,小水電4.8萬千瓦等多種清潔能源類型,構成了多元化的綠色能源供應體系。
陳卓鈞說,在風電產業領域,儋州洋浦海上風電具備1160萬千瓦開發潛力;圍繞“上游發電—中游裝備—下游應用”鏈條,正積極構建“背倚內地、輻射東南亞、面向世界”的海上風電全產業鏈。
在“上游發電”板塊,申能CZ2與大唐CZ3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一期已于2025年3月全容量并網,年綠電發電量約36.6億千瓦時;在“中游裝備”板塊,依托1500畝風電產業園,建成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在“下游應用”板塊,綠色甲醇產業加速起步,風電產業園配套碼頭和道路等項目穩步推進,配套服務日趨完善。
儋州市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副局長李奇表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為洋浦工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借助海上風電資源開發謀劃了海風制氫氨醇等一批項目,將為下一步航運業、工業發展提供原料和燃料。
此外,儋州洋浦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和儲能項目建設,目前已建成多個集中式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34萬千瓦;建成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51萬千瓦;重點推動4個共享儲能項目,涵蓋電化學儲能、全釩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等多條技術路線。
陳卓鈞表示,儋州洋浦將繼續加快風電項目建設,拓展光伏應用場景,探索氫能“制、儲、運、用”產業鏈發展,智能電網、能源互聯網、高端裝備制造等配套產業協同發展,構建新能源產業生態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