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9月10日電(奚金燕)9月10日,浙江市場監管助推“兩新”深度融合系列活動首場對接會暨市場監管助推智能機器人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杭州舉辦。大會瞄準智能機器人產業,啟動打造全國要素最全機器人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賦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大會現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 供圖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的集大成者,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機器人產業培育,先后出臺《浙江省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關于支持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等重磅政策,將機器人產業定位為“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關鍵支撐。
去年7月,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下屬四大研究院——省標準化研究院、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省產品質量安全科學研究院和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實現重組,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浙江省質科院”)掛牌成立,該院從誕生之初便聚焦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等質量要素資源的全面融合,錨定打造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的省級樣板,為推進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提供重要保障。
據悉,會上啟動籌建的“浙江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品質量檢驗中心”集科學研究、標準研制和計量檢測于一體,可面向工業、服務、特種、人形、四足等各類智能機器人,圍繞整機性能、核心零部件、環境適應性和可靠性、安全性及智能化提供全方位檢測與質量評價服務。同時可為企業產品認證、出口檢測、標準制定提供技術服務,助力企業提升產品質量,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啟動籌建的還有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該中心將聯合高校院所、重點企業,實施專利導航工程,推動高價值專利前瞻布局,推進產業專利池運營、專利密集型產品培育、“金種子”企業孵化和專利產業化重點項目建設,打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建立健全機器人產業創新生態。
會上,浙江省質科院分別與中移(杭州)信息公司、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云深處科技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具身機器人在技術創新、科技攻關、標準制定與質量提升等核心領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全省重點實驗室、概念驗證中心、產品質檢中心、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四位一體”一站式服務平臺。這意味著,浙江的機器人企業從誕生之初的技術構想,到最終產品的市場推廣,都能在這個體系內找到精準、高效的專業支持,旨在從根本上提升整個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質量水平。
浙江早在全國率先布局人工智能產業標準化體系,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省經信廳聯合發布《浙江省機器人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實施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機器視覺、智能工廠等國家級標準化試點10項,牽頭制定相關領域國際標準7項、國家標準20項、行業標準28項。接下來,浙江還將全力推動籌建省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快構建多方聯動、廣泛合作的標準制定和服務保障機制。
為破解產業“痛點”,技術創新也已同步推進。由浙江省質科院牽頭,聯合錢江機器人、雙環傳動等高校和龍頭企業共同完成的項目《基于在役精度智能診斷校準的工業機器人研發及應用》,直指國產工業機器人在役精度不足的行業難題。項目不僅形成了從關鍵零部件退化機理到高精度位姿測試方法的系列成果,更成功研制出具有在役精度智能診斷功能的機器人,相關成果已移植應用于多種國產機型,大幅提升了國產機器人的精度可靠性。
在浙江省“領雁”項目《復雜地形特種作業機器人研發及應用》中,浙江省質科院與浙江大學、云深處科技等單位合作,聚焦足臂復合機器人在搶險搜救、特殊科考等復雜場景的應用,主要負責高性能平臺的集成、測試與應用驗證,為機器人應對極端環境提供標準化測試保障。
“浙江市場監管部門將集成市場監管工具箱、政策包,錨定機器人領域企業發展集成服務商、‘兩新’深度融合重要驅動者的目標?!闭憬∈袌霰O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謝小云表示,將以浙江省質量科學研究院為主要依托,努力打造國內首個能力最全、技術最好、服務最優的機器人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重點推進標準引領、質量強鏈、知識產權保護和集成服務四方面工作,為浙江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進一步促進產業協同與務實合作,大會同期舉辦了政企對接會、技術和知識產權對接會等系列活動。政企對接會上,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與企業代表面對面溝通,傾聽企業訴求、介紹市場監管工作職能、研究解決企業發展難題,促進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深入溝通,推動政策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助力機器人企業及上下游其它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
技術和知識產權對接會上,浙江市場監管技術機構詳細介紹了在機器人計量、檢驗檢測、標準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技術能力,并與企業代表開展深入技術交流討論,收集并解決企業的技術難題。大會還設置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展示區,集中呈現了各參會單位智能機器人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的創新成果,吸引了眾多與會者駐足交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