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未來科技城。譚琴 供圖
中新網杭州9月11日電(王逸飛 梁潔)人工智能賽道上,中小企業必須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也承擔著較高的研發失敗風險,研發資金的穩定性難以保障。在杭州未來科技城,當地今年在浙江首創“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成果轉化費用損失保險(下稱“成果轉化險”),為此類企業提供了有效的“科技金融解法”。
杭州未來科技城位于浙江“經濟第一區”杭州余杭區,其也是余杭人工智能產業的主要集聚區域。2024年,杭州未來科技城實現人工智能相關產值超32億元。除了有阿里巴巴、字節跳動這樣的龍頭企業外,當地在芯片、智能計算、視覺智能、人工智能終端場景等“人工智能+”融合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就有超200家。
這樣的產業生態,讓“成果轉化險”的出現成為必然。
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杭州未來科技城所處的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發布《未來科技城未來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操作細則》等文件,明確提出“鼓勵創新成果參保”并配套相應政策支持。隨后,杭州市科技局、余杭區科技局等單位陸續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在前期調研基礎上,于今年推出“成果轉化險”,并在5月實現首單落地。
專注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醫療ICU場景的杭州脈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嘗鮮”該保險的企業。此前,承保保險公司對脈興醫療意向投保的“ICU專科大模型”子項目開展評估,量身定制了保額200萬元的科技保險方案。若上述項目未通過保單約定的里程碑驗收,成果轉化失敗,保險將賠付成果轉化失敗導致的沉沒成本。
記者了解到,在上述案例中,脈興醫療的保費僅為3%,且企業同時可以享受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推出的相關科技成果轉化保險保費補貼政策,最高補貼比例80%,最高補貼額度50萬元。
“公司本應付保費6萬元,享受80%補貼后只需要付1.2萬元,投保成本大大降低。”脈興醫療CEO黃可智說。
截至目前,杭州未來科技城已有8家企業完成“成果轉化險”投保,7家企業正處制定方案或審批中。
杭州未來科技城是“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服務理念的誕生地。當下,通過創新開發各類科技保險險種降低科創企業風險,成為其擦亮“陽光雨露”金字招牌的重要舉措。
今年,除“人工智能+”領域的“成果轉化險”外,杭州未來科技城還在浙江創新推出“生物醫藥高新技術企業新藥研發階段關鍵研發設備保險”,幫助藥企降低研發創新中的設備風險損失。目前,該保險已有1單成功落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