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務院近日批準在10個地區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司司長孔維東11日在北京說,將賦予試點地區更大土地資源管理自主權。
孔維東在當天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原有工作基礎上繼續深化實踐探索,不斷提高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
他介紹,部分試點地區的探索內容包括,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賦予試點地區更大的土地資源管理自主權,支持這些地區依據人口存量和變化趨勢來匹配新增建設用地;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
在創新產業用地供應方面,建立健全長期租賃、先租賃后出讓、彈性年期供應等市場供應體系;支持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換;探索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和清單管理制度,推行產業用地“標準地”模式供應;保障新產業新業態用地需求;完善產業用地“畝均論英雄”的綜合評價政策體系。
在盤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再開發方面,細化完善低效用地認定標準,推動城鎮低效用地騰退和主動退出;推進國有企事業單位存量土地的盤活利用,鼓勵經營主體通過建設用地整理等方式促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探索地上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和分層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鼓勵采取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閑置土地,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孔維東說,自然資源部將指導試點地區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促進土地要素有序流動與節約集約高效配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