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城9月12日電 題:小梨果變身“金果果” 山西高平花式激活“梨經濟”
作者 楊佩佩 畢宵妹 李思思
“寶子們,現在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邊梨的品相是非常好的,又大又圓,接下來就由我們現場來給大家切一下玉露香梨……”直播鏡頭前,山西晉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窯頭村的年輕干部正在田間地頭熱情地向網友展示梨果。
近年來,南城街街道立足資源稟賦,以特優產業為抓手,通過科學培育、技術指導,推動玉露香梨產業提質增效。眼下,南城街街道西部2200畝玉露香梨進入集中采摘期,碩果綴滿枝頭,香氣漫過田間,開啟了“甜蜜”金秋。
山西晉城高平市南城街街道瓦窯頭村的年輕干部正在田間地頭熱情地向網友展示梨果。 李晨鵬 攝瓦窯頭村村委會主任助理王惠利說:“我們把直播間搬到果園里,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玉露香梨的品質,通過線上直播,擴大銷售量。”
在線上擴銷的同時,瓦窯頭村還著眼“長效供應”,對村內1000余平方米的冷庫改造升級,此前,冷庫僅能單層存放,改造后6個冷藏室均實現二層加固,儲果能力大幅提升。瓦窯頭村村委會副主任袁建紅介紹,改造提升后,儲存量可增加至80多萬斤。
與瓦窯頭村“移動直播間”同樣火熱的,是不遠處梨園村的朝勝養殖專業合作社。工人們忙著采摘、分揀、包裝、搬運、裝車。得益于多年的科學培育,其155畝果園的梨果品質優良,頗受消費者青睞。
朝勝養殖專業合作社果園技術員高群生說:“今年產量在25萬斤到26萬斤,現在玉露香梨已經成熟,進入全面采收期,每天有50多名工人進行采摘,目前已經預訂出10萬斤的梨。”
南城街街道西部2200畝玉露香梨進入集中采摘期。 李晨鵬 攝南城街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街道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同步打造梨樹種植示范區、梨花觀光區及旅游風景道,休閑農業優勢凸顯。今年,玉露香梨進入盛果期,預計產量達90萬斤至100萬斤,產值可達300萬元。
從千畝梨園的標準化種植,到保鮮冷庫的錯峰“生金”,再到如今梨產品的試生產,高平市米山鎮張壁村以玉露香梨為核心的產業鏈條正不斷延伸完善,不僅有效拓寬集體增收、村民致富的渠道,更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連日來,張壁村梨膏、梨汁生產車間內彌漫著沁人心脾的果香,首批試生產的玉露香梨加工產品成功下線。這一重要進展,標志著張壁村千畝梨園產業鏈成功實現縱向延伸,也意味著從“種得好”向“賣得好、附加值高”轉型邁出關鍵步伐。
進入試生產車間,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設備。李晨鵬 攝進入試生產車間,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設備,清洗、壓榨、熬煮、灌裝……經過篩選的玉露香梨晶瑩飽滿,送入生產線后采用低溫壓榨工藝,最大程度鎖住梨汁清冽甘甜的本味,而經過數小時慢火熬制的梨膏,逐漸轉化成透亮的琥珀色,濃郁的果香隨熱氣徐徐升騰。
“試生產階段主要是磨合設備、優化工藝,同時收集消費者對梨膏、梨汁口感的體驗反饋。”張壁村黨支部書記李晉華說,從目前的試產情況看,產品的質量、風味都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接下來會針對細節進一步優化調整,全力為正式投產做準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