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武漢9月12日電 (武一力 王田)“武漢—太倉”“新三樣”貨物江海聯運12日首航啟運。當日上午,“遠大先鋒”輪從武漢陽邏港鳴笛起航,船上裝載著一批出口到北美洲的“湖北造”集裝箱式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系統(以下簡稱“儲能柜”),標志著湖北首批儲能柜江海聯運“一箱制”首航成功。
9月12日,“武漢—太倉”“新三樣”貨物江海聯運在武漢陽邏港啟運。武漢海事局供圖儲能柜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新三樣”產品之一,屬于9類包裝危險貨物,具有貨物價值高,運輸要求嚴、裝卸難度大等特點。過去,湖北新能源及儲能相關產品運輸,主要通過陸運方式從生產基地運至江蘇太倉、上海等地裝船出海,運輸成本和安全風險較高。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武漢、太倉兩地海事部門積極溝通,主動走進港口碼頭、走進生產企業,開展“新三樣”貨物水上運輸協作現場辦公,共商推進“新三樣”貨物水水中轉海事監管互通互認,實現水路運輸“一次申報、一箱到底”的海事協同監管模式。
據悉,“一箱制”新模式注重始發港和中轉港海事部門業務協同、數據共享和監管互認,中轉港海事部門非必要不再進行開箱檢查,實實在在地為企業降本增效。
據統計,與傳統公路運輸相比,此次通過水路出口的湖北楚能新能源儲能柜單箱運費降低上萬元,出海時效減少1天至2天,物流成本下降30%,進一步提升“湖北造”產品全球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