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2日電 國新辦12日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財政改革發展成效。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會上表示,“十四五”時期,國家財政的民生導向更加鮮明,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9月12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藍佛安、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介紹“十四五”時期財政改革發展成效,并答記者問。 中新社記者 易海菲 攝藍佛安介紹,國家財政賬本里,分量最重、成色最足的始終是民生。“十四五”時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教育支出20.5萬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9.6萬億元,衛生健康支出10.6萬億元,住房保障支出4萬億元,加上其他領域支出,財政民生投入近100萬億元。
藍佛安指出,今年,國家財政安排1000億元發放育兒補貼、200億元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可以說,不論是繁華都市還是偏遠鄉村,從咿呀學語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能享受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的民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