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至14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舉行。作為國內規格最高、影響力最強的國際服務貿易盛會,服貿會不僅展示最新服務貿易成果,更為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創投機構等搭建起高效洽談與合作的平臺,推動各方共謀發展機遇。
今年,作為服貿會連續五年的戰略合作伙伴,北京銀行圍繞“數智領航 服貿煥新”的大會主題,通過創新展覽展示、深化合作交流、豐富觀眾體驗等舉措,全方位參與和支持服貿會,呈現以創新服務助力實體經濟、以開放合作共創價值的新篇章。
數智驅動,體驗科技金融新場景
走進北京銀行展臺,仿佛步入一場由科技驅動的“未來生活展”。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揮手迎客的智能交互數字機器人“京小寶”。它具備強大的AI對話能力,不僅可以快速準確回答關于金融產品、業務辦理的問題,還能運用多門外語熟練交互。
在全息隱形屏前,飽滿的色彩和呼之欲出的畫面科技感十足;現場,觀展者可以與實時反映的機械手猜拳;只需幾分鐘等待,雙臂拉花咖啡機就能做出帶有訂制拉花的咖啡,情緒價值拉滿。
這些充滿創意的互動,不僅展示了銀行服務的溫度,更展現出北京銀行攜手生態伙伴,將科技創新融入日常消費場景,讓金融走出柜面、走進生活。
來到數字人民幣大道展區,觀眾還能在現場文創企業、老字號商家等北京銀行合作伙伴處,體驗數字人民幣消費服務。
從展臺設計到互動體驗,從智能產品呈現到數字人民幣應用,這里的每一處細節,都是“AI驅動的商業銀行”服務轉型的縮影,也映射出北京銀行深入探索智能化、場景化、個性化服務的決心。
銀企共展,共謀科創突破新畫卷
這些“黑科技”產品出現在北京銀行的展臺并非偶然。精彩的展示背后,是北京銀行關注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致力于打造服務科技創新的“專精特新第一行”的久久為功。
吸引大量觀眾與之互動的鐵木牛人形機器人,正是來自北京銀行深度合作的科技企業——北京鐵木牛智能機器科技有限公司。如今,鐵木牛已成長為擁有數十項機器人專利和百余項著作權的瞪羚企業,產品應用在汽車制造、3C電子、電力、石油等多個領域。
截至2025年6月末,北京銀行服務專精特新企業數量突破2.6萬家,專精特新貸款余額超1210億元;累計為5.5萬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1.3萬億元,為科技型企業成長提供有力支撐。
從為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制的線上信用類貸款產品“領航e貸”,到“統e融”一站式融資服務平臺,再到關注人才創新力的“英才卡”“英才貸”,北京銀行以特色鮮明的產品和服務,不斷優化為企業提供融資的服務水平。
除此之外,北京銀行也致力于做“懂科技的伙伴”,與企業同心而行。該行深耕高端裝備制造、商業航天、人形機器人等“十大賽道”行業客戶,給企業帶來專注、專業、專家、專營的高品質服務。
在數字華夏創始人兼CEO沈健看來,北京銀行對科技企業的理解與支持,與其研發“有溫度的機器人”理念契合,帶來了雙方日后的攜手同行。
生態共贏,重塑商業銀行新價值
銀行業正處在一場深度變革中。隨著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的深度融合,銀行已不能再僅僅滿足于做企業的金融服務提供商,而是要打造高效協同的創新生態。
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霍學文表示,北京銀行始終堅持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通過“科技-產業-生態”的三輪驅動,為新質生產力發展聚力賦能。其重要舉措之一,正是堅持生態共建、深化“跨界融合”,打造高效匯聚資源和服務企業的生態體系。
為聚合力量,讓企業更高效地鏈接市場與資源,北京銀行不斷延展服務生態圈。
夯實平臺支撐能力。發布“智投e合”智能投行生態系統,搭建“撮合贏”平臺,強化撮合對接服務,構建科技金融客戶間市場。
匯聚全域資源。北京銀行與北京廣播電視臺聯手打造的《專精特新研究院》節目,帶動政策、社會、媒體等各方關注“專精特新”領域,匯聚多方力量支持企業成長。
創新服務機制。2021年起,北京銀行還與北交所開展合作,建立互聯互通機制與綠色通道服務,并聯合舉辦多場“走進北交所”系列活動,助力科創企業打通上市的“最后一公里”。
這些實踐顯示,秉持生態思維,與各方協同聯動,北京銀行不僅重塑了服務范式,拓寬了服務半徑,更在持續為客戶賦能、共創價值的過程中,為自身注入了強勁而可持續的發展動力。立足新時代,北京銀行正以生態之力擘畫發展新境,以共贏之志繪就金融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