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5月11日電 題:廣東推深做實林長制 助推生態文明建設開新局
中新網記者 程景偉
在廣東茂名高州市林長制事務中心,工作人員梁佳演示了“智慧林長”手機端的工作流程,“登錄‘林長一鍵通’APP,護林員的責任區域、巡護軌跡一清二楚,遇到火情、盜伐林木等緊急情況,護林員可以馬上上報。”
廣東沿海灘涂開展植樹造林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高州市搭建的“智慧林長”平臺,共有林業概況、林長制基本信息、工作業務、工作調度、工作成效等五個板塊,還設置野外防火視頻監控系統、無人機實時監測系統、林長手機APP巡護系統。通過該平臺,該市林業工作全部納入“一張圖”管理、指揮調度。
位于粵西地區的高州市,在這3276平方公里土地上,森林覆蓋率達到63.7%。“實施林長制以來,高州市迅速行動,先行先試,在細化網格分工、建設智慧平臺、充實人員力量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推動林長制落地見效。”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為方便林地管護,高州將每個網格的管理面積從4500畝縮小到800畝。每個網格區域建立“一長三員”管護模式,由村干部任網格長,村級護林員任網格長協管員,村民小組長任網格員,鎮駐村干部和自然村黨支部書記任監督員。
廣東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走進高州市曹江鎮滿坑村,青山蒼翠,綠水飄渺。在滿坑村委會公示欄上,林長制網格體系信息一目了然,劃分的6個網格,對網格長等人員姓名、責任區域、工作職責、監督電話等信息一一公示。“網格體系內的人員分工合作,一發現涉林違法行為及時制止。現在村民不再亂砍亂伐,野外用火也少了。”鄧海生既是滿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是村級林長和網格長,他看到了推行林長制帶來的積極變化。
記者近日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目前該省已設立各級林長79198名,各地聘用護林員32538名,落實監管員18312名。
去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全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取得良好開局和階段性成果,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源頭治理、全域覆蓋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和美麗廣東建設。
當前,廣東各地林長制工作有序推進,當中不乏改革創新舉措。比如,梅州市市縣兩級建立“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推動涉林行政執法與司法銜接;清遠、肇慶市分別推行“一長三員”和“兩長三員”為主體的森林資源源頭管護機制;韶關市翁源縣建立森林警長制,落實“一區一警”責任制度;廣州增城區建立林長、河長聯動機制,有效推動信息互通。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廣東開展林長制工作以來,林業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基層“一長兩員”管理架構夯實了源頭管理責任,打通了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最后一公里”。此外,林長制智慧化建設促進“技防”與“人防”結合,提升了管理效率。
記者了解到,廣東通過部署實施綠美廣東大行動,作為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動各級林長既“有名”又“有實”。2021年該省完成造林與生態修復192.51萬畝,全民義務植樹約1.2億株;南嶺國家公園創建方案獲得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批復同意;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順利通過國家專家組檢查驗收,11個地級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4個縣創建國家森林縣城。
截至2021年底,廣東省森林覆蓋率達58.66%,森林蓄積量達5.84億立方米。
2022年,廣東將進一步推深做實林長制工作,深化林長制制度創新,圍繞制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因素,創新工作機制,打破林業發展瓶頸;加快構建以村級林長、基層監管員、護林員為主體的“一長兩員”森林資源源頭管護機制,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順暢的省市縣鎮村五級林長制組織體系。
同時,廣東將全面落實綠美廣東大行動各項工作任務,深入開展重要生態區域建設、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碳中和林業、高品質森林生態產品供給、森林城市群品質提升、林業助力鄉村振興等6項行動計劃,組織認定一批林長綠美園;推動全省林長制信息化建設,推進林業信息系統互聯、數據互通,構建集資源管護、科學決策、責任考核于一體的智慧林長綜合管理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