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5月14日電(記者 黃慧)作為制造業大省,浙江近年來加快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錨定“奮力打造全球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目標不斷前行。
該省各地擁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色如何?面向未來,如何精準揚長補短,按下發展“加速鍵”?記者14日從浙江省經信廳獲悉,最新發布的《2021年浙江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評估報告》(下稱《報告》)給出答案。透過這份報告,浙江各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愈發清晰。
《報告》顯示,2021年浙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為88.8。其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指數分別為85.3、83.0、80.3。
為使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有指標可衡量、更加形象立體,浙江圍繞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三個一級指標,設置了20個具體指標。其中,質量變革7個指標,效率變革6個指標,動力變革7個指標,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規上工業增加值(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數量(件)、規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萬元/人)等被列入其中。
從浙江11個設區市來看,2021年,浙江各設區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較2020年均有所提升,差距不斷縮小,最高指數與最低指數差距從16.4縮小到14.3。其中,杭州、寧波位列第一梯隊,溫州、嘉興、湖州、臺州、舟山、紹興位列第二梯隊,金華、衢州、麗水位列第三梯隊。
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優等生”,杭州連續三年排名第一。在20個衡量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中,杭州14個指標位列前三。其中,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數量、規上工業企業每百億元營業收入有效發明專利數、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等6個指標位列第一。
即便如此,杭州也存在需要補齊的短板——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3個指標位列全省靠后。這也為其找準了當下和未來的發力點。
將目光對準同處于第一梯隊的寧波,該市亦發揮穩定,連續三年排名第二。在20個衡量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中,寧波9個指標位列前三。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額、營業收入超5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數3個指標位列第一。
于寧波而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相當于營業收入的比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兩項排名靠后,還需進一步補齊短板。
分析來看,浙江各地各有所長,也有各自的短板。其中,嘉興、湖州、紹興、臺州指標表現較為均衡。相較而言,金華、衢州、麗水等面臨的發展困難更多一些,需要努力的空間仍很大。
從浙江42個工業大縣(市、區)來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其中,濱江區表現亮眼,連續三年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三大分項指數排名中居于首位,引領浙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浙江正奔赴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山區26縣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亦值得關注。《報告》顯示,該省山區26縣制造業不斷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勢頭明顯。
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久久為功。明晰長板和短板,找準今后發展重要方向后,浙江將“乘風破浪”,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