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慶5月21日電 (張旭)重慶海關21日在促循環保暢通、助力開放平臺建設、提升通道運行效能等六方面制定了24條措施,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2022年前四個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2754.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1%;其中,4月出口557.6億元,創月度歷史新高。
促循環保暢通方面,重慶海關對綜合保稅區內芯、屏等主要生產原料,筆記本電腦、智能穿戴等主要出口產品實施快速通關保障機制,將航空口岸“快處快放”機制適用范圍擴大至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商品。
助企享惠紓困方面,重慶海關配合重慶市商務委搭建“重慶市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綜合服務平臺”,推出協定稅率比對、原產地規則運用指引、成員國市場準入咨詢等公共服務內容,助力重慶外貿主體充分運用RCEP規則擴大貿易規模、優化產業鏈供應鏈布局。
助力開放平臺建設方面,重慶海關支持萬州、永川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完善重慶開放平臺功能布局。支持重慶確有需求的地點新建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實現進出境人員、貨物就近通關。
此外,重慶海關也將會同重慶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推進口岸內外貿卡口整合和互聯互通,將海關作業指令嵌入港口作業系統,實現進出口貨物邊卸貨、邊理貨、邊分撥、邊提離;推行非侵入式查驗,減少人工開箱檢查頻次。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海關還支持利用中歐班列(渝新歐)回程帶運歐洲至中國的國際進口郵件,推動進出境郵件運輸常態化運行,疏運受疫情影響積壓的進出境郵件。
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李敬表示,重慶海關出臺的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貨物通關效率、節省交易時間和成本、增加制度透明度,幫助企業減少信息搜索成本,優化對外決策機制。這對于支持企業搶抓RCEP機遇,拓展海外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