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沙5月22日電 (鐘晴)22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湖南省主會場宣傳活動在湖南松雅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行。
活動現場,湖南長沙縣人民政府召開了“長沙縣2020年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新聞發布會,介紹“長沙縣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成果”。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是指一定區域在一定時期內生態系統的產品與服務價值總和,是生態系統為人類福祉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經濟價值總量,反映自然生產體系的最終產出指標。
去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基礎數據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評價中,實行經濟發展和生態產品價值“雙考核”,到2025年,要初步建立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
“中西部第一縣”長沙縣成立工作專班,在湖南省率先開啟生態系統產值(GEP)核算,今年4月完成了長沙縣2020年GEP核算任務,并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
有專家表示,長沙縣在湖南省率先開展GEP核算,表明長沙縣在探索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路徑的具體實踐上走出了堅實的一步,可為湖南各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了寶貴經驗借鑒。
據了解,長沙縣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工作在參考2020年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陸地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技術指南》等文件的基礎上,基于長沙縣生態系統特點,借鑒國內外研究成果和案例,構建了長沙縣GEP核算指標體系;按照科學性、實用性、系統性、開放性的原則,長沙縣GEP核算由物質產品價值、調節服務價值和文化服務價值三部分構成。
經核算,2020年,長沙縣GEP總值為1643.67億元,單位面積GEP為0.94億元每平方公里,人均GEP為11.96萬元。同年,長沙縣GDP總值為1808.3億元,人均GDP為13.15萬元,GDP為GEP的1.10倍,從GDP和GEP占比來看,長沙縣GDP和GEP相對較平衡;總體來說,長沙縣經濟系統和生態系統運行和諧,在GDP高速增長同時,生態系統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切實按照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理念,實現了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
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付旭明表示,長沙縣要不斷鞏固生態文明建設創建成果,全面推動綠色發展GDP與GE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促進生態環境保護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為便于廣大居民能夠了解更多生物多樣性日知識,此次活動主會場還設置了“生物多樣性成果展、奇妙萬物種子展、愛鳥主題攝影展”三個展覽展示區,并開展長沙縣生物多樣行活動,眾多市民前往長沙縣三珍虎園、湘豐茶園、大山沖森林公園、花田厝藝術小鎮等地,實地感受體驗長沙縣豐富多樣的生物多樣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