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溫州7月8日電(黃慧 邱文俊)7月8日凌晨,靜謐的浙西南崇山峻嶺間,36名工程建設者奮戰在“浙南天路”景文高速控制性工程高嶺頭水庫特大橋中跨合龍段現場。隨著合龍段混凝土澆筑收面工作的完成,景文高速項目主線實現貫通。
“年底景文高速建成通車后,將為沿線41萬民眾鋪就一條加速奔向共富的大道。”浙江省交通集團景文高速相關負責人表示,全線3000多名建設者正晝夜奮戰,全面推進主體工程完工后的瀝青路面、機電、綠化等附屬工程建設。
景文高速控制性工程高嶺頭水庫特大橋。 徐金星 攝據悉,景文高速項目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的十大標志性工程之一,起于麗水市景寧縣,終于溫州市文成縣,由浙江省交通集團主導投資建設,投資總額137億元,項目全長68公里。
景寧、文成兩縣因大山峽谷阻隔,交通不便,不僅百姓出行難,還極大制約了當地社會經濟發展。
2016年底,為圓浙南山區百姓的“高速夢”,打通浙閩省際“斷頭路”,龍麗溫高速項目正式開工,文瑞、文泰段先后建成通車。隨著景文高速項目全線順利貫通,龍麗溫高速及浙南高速網絡即將形成閉環。
作為景文高速項目關鍵控制性工程,高嶺頭水庫特大橋引橋長783.645米,主橋全長580米,主跨跨徑300米,主塔全高210.32米。
浙江省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副指揮汪質華介紹,高嶺頭水庫特大橋通車后,從西坑畬族鎮南坑垟村到銅鈴山鎮葉勝林場,可從原來的40多分鐘縮短至3分鐘左右。
然而,這一過程的實現并不容易。面對常年多霧多雨、晝夜溫差大、地形復雜等諸多不利條件,浙江省交通集團景文指揮部組織牽頭各參建單位共同成立黨建聯合體和“交投鐵軍黨員攻堅隊”,聯系設計單位、技術專家與施工班組共同開展聯合攻關,不斷創新改進技術方案。
與此同時,智慧化、景區化成為該項目建設中的關鍵詞。據悉,在高嶺頭水庫特大橋施工過程中,智慧元素無處不在。為了強化施工安全,該項目在浙江全省率先應用高塔設備施工安全監控系統,通過對麥克風、攝像頭和傳感器的運營,實現監控區域內的風速、溫度、實時天氣等一目了然,管理人員可通過PC端或手機APP終端對設備進行監視、控制和管理。
此外,景文高速項目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將高速公路輕輕放在綠水青山間。該項目結合高橋隧比、隧道洞渣優質的實際,全線投入了8千多萬元引進先進的塔樓式制砂設備,將隧道洞渣加工成機制砂,“變廢為寶”應用于項目全線。
據介紹,景文高速項目建成后從西向東,將串聯起沿線9個鄉鎮街道、39個村,以及17個自然人文景區,極大改善浙西南加快發展地區的交通條件,原來2小時30分的車程將縮短至50分鐘。
該項目全線共設四個互通,為鄉村振興鋪設“快速道”。例如,景寧南互通連接景寧縣,為景寧縣旅游產業、惠明茶產業發展提供便利的交通運輸服務;西坑互通連接文成縣西坑鎮,高速出口靠近百丈漈風景區,南鄰飛云湖與巖門大峽谷景區,北依南田劉基故里景區,以交通拉動地方旅游產業發展。
汪質華表示,項目沿線農副產品也將通過景文高速遠銷各地,助力沿線打造新增長極和實現共同富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