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8日電 8日,央行發布《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2022)》。《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保持領先,中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加大,東北地區經濟平穩恢復。
2021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1%,經濟增速位居主要經濟體前列,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分別增長8.1%、8.7%、7.4%和6.1%。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保持領先。經濟總量穩步增長,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推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成長,綠色低碳發展質效提升;金融業多項指標增速領先,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改革開放創新有序推進。
中部地區經濟快速發展。以湖北為代表的中部地區經濟疫情后快速恢復,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領先全國,創新動能穩步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綠色金融創新發展成效明顯,金融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加大。持續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與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制造業投資快速增長,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高技術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精準有力,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明顯,金融機構資產質量改善。
東北地區經濟平穩恢復。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提升,對全國糧食增產貢獻穩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較大,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金融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力度不斷加大。
2021年,區域經濟金融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不斷優化,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核心區域發展引領作用增強,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所在內地省份和成渝雙城經濟圈對全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3%。區域發展相對差距有所收窄,西部和中部地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別比東部地區快0.3個和0.1個百分點。綠色發展加快推進,單位GDP能耗、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天然氣、水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占比提高,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二是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9%,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增長6.4%、10.2%、3.9%和5.7%。制造業投資增速快于全部投資增速8.6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快于全部投資增速17.3個百分點,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4.2%、16.0%和16.8%。
三是消費結構優化升級,外資外貿高速增長。消費市場規模穩步擴大,線上消費增長較快,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餐飲消費加快恢復,其中中部地區消費市場快速恢復,消費增速比上年提高20.1個百分點。內外需共同拉動進出口大幅增長21.4%,增速比上年提高19.5個百分點,東部地區進口增速最高,達22.7%,中部地區出口增速最高,達28.8%。實際使用外資首次突破萬億元,增長14.9%。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17.1%,占比提升至30.2%。
四是三次產業協同發展,新動能支撐作用強勁。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1%、8.2%、8.2%,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5個、3.1個、4.5個百分點。新動能支撐有力,創新驅動作用增強,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9%和18.2%。中部地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最高,為9.3%。
五是財政收入明顯改善,財政支出對民生領域保障有力。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年回升14.6個百分點,東部、中部、西部地區收入增速均超10.0%。財政支出增速有所放緩,但對基層和重點領域保障有力,對養老、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支出超過1.9萬億元。
六是貨幣供應量與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2021年末,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別增長9.0%和10.3%,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各項貸款持續同比多增,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分別為12.8%、12.0%、11.3%和4.7%。
七是信貸結構穩步優化,積極助力高質量發展。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7.3%。金融資源向制造業、鄉村振興和綠色領域聚集,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為31.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達32.8%。東部地區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綠色貸款增速均高于全國,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涉農貸款增速比上年末分別高0.1個、0.8個和3.1個百分點。
八是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2021年全年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61%,比2020年下降0.1個百分點,比2019年下降0.69個百分點,是有統計以來的記錄低點。2021年12月,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4.46%、4.82%、4.78%和4.67%,同比分別下降0.09個、0.11個、0.04個和0.44個百分點。
九是區域金融改革創新不斷深化,金融對外開放積極推進。區域金融改革布局持續優化,綠色金融改革質效提升,普惠金融改革創新縱深推進,科創金融體系加快完善,金融科技加快發展。金融業對外開放有序擴大,各地持續推進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全年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36.6萬億元,同比增長29.0%。
十是金融機構資本實力增強,資產質量改善。2021年末,全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比上年末提升0.4個百分點,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增強。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比上年末分別下降0.13個、0.04個和0.32個百分點。(中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