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7月11日電 (楊子煬)日前,經天津市政府批復同意,《天津市工業布局規劃(2022—2035年)》日前由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正式發布。《規劃》提出,到2025年,天津市制造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5%,工業用地產出效率達到40億元/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到2035年,制造業增加值比重基本穩定,工業用地產出效率達到60億元/平方公里,工業用地規模占天津市城鄉建設用地比例約為23%,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據悉,為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要求,該規劃首次劃定三類管控分區及工業集中發展控制線“三區一線”。在天津市范圍內劃定重點發展區、優化提升區和減量調整區三類政策管控分區,對工業用地進行分類管控。
“重點發展區是保障工業長遠發展的工業用地管控區域。優化提升區重點鼓勵現有產業轉型升級和技術改造提升,著力提高產品附加值,降低對環境影響。減量調整區逐步引導現狀企業搬遷騰退,優先騰退二級水源保護區、生態廊道等生態空間內的工業用地。”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規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為提高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保障工業用地規模,在重點發展區(不含都市產業園區)和優化提升區內劃定工業集中發展控制線,以工業為主導功能,作為需要控制和保護的區域范圍。除因國家和天津市重大項目建設等原因,確需降低工業用地比例和調整用地性質以外,原則上,工業集中發展控制線內面積不低于園區管理范圍的70%;同時,工業集中發展控制線內,除其他商務用地外的產業用地面積應不低于可開發建設用地面積的70%,原則上不得隨意調整控制線內工業用地性質。
該規劃同時提出,要構建開放協同的市域產業空間格局,堅持生態優先、產業集聚、資源節約、產城融合、區域協同的原則,形成“兩帶集聚、雙城優化、智谷升級、組團聯動”的產業空間結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