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19日電 題:浙江鄉村觀察:鄉村運營“帶頭大哥”哪里找?
記者 王題題
浙江麗水市松陽縣四都鄉副鄉長葉楠最近為一個事發愁。
松陽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譽為“最后的江南秘境”,古村落隱藏在青山碧水之間的四都鄉,也是熱門游客打卡地。
麗水四都鄉陳家鋪村風貌。 王剛 攝葉楠說,四都鄉幾個村的旅游發展各具特色且有一定的規模。
比如,陳家鋪村以網紅書店——先鋒書店入駐,吸引民宿等各種業態進入村里,從而發展鄉村旅游;平田村則通過邀請羅德胤等知名設計師進行老屋改造,讓一幢幢老屋變身餐廳、藝術家工作室、展覽館、農耕館及民宿,使即將走向空心化的村落漸漸轉變為網紅打卡地。
“發展至今,就單個村而言,其文旅產業發展面臨著提質升級的二次創業。”葉楠說,因此,該鄉在謀劃如何串點成面,突破各村鄉村文旅運營中的瓶頸。
如何破局?四都鄉采取的破題之策是在政府牽頭下,計劃聯動鄉里所有民宿運營者成立一個民宿聯盟,并在其中推選一位帶頭人。讓該帶頭人成為政府和民宿運營者之間的橋梁,更好地推動整村運營發展。
然而,找到這樣的“帶頭大哥”并非易事,這讓葉楠犯難。
在浙江大學旅游研究所副所長周永廣看來,鄉村運營“帶頭大哥”的人才實在難得。鄉村運營也不是暴利,也不是高新科技,如果拿人才投入的教育成本來看,鄉村很難支撐。
“這兩年有一個好的機會窗口,就是大量的旅行社人才,尤其是導游都有相當的帶貨能力。”因此,周永廣建議,可積極引導旅行社人才到村里做鄉村運營。
浙江衢州常山金源村正是通過旅行社人才,為鄉村運營找到了“帶頭大哥”。
疫情之下,旅游業普遍被認定為最受打擊行業之一。在旅游業摸爬滾打二十多年的衢州市旅行社協會會長周建明,帶著他的團隊逆“市”而上,并整合衢州市31家旅行社抱團轉型發展,奮力開拓新市場,參與到金源村的鄉村旅游發展中,打造了“景區村+旅行社”模式,引來浙江省內外旅游界聚焦。
臨安“天目村落”——紅葉指南。 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供圖值得一提的是,該模式打破了旅行社市與縣之間、縣與縣之間的行業地域限制和同業內耗,實現了區域內旅游業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優勢互補、余缺調劑。
在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首席專家顧益康看來,村書記是最好的“帶頭大哥”。鄉村運營需要集聚社會各界力量,比如文旅公司、學校、運營商。但他們都是助推者,村集體才是運營主體,村書記一定要有經營頭腦,都應該是招商引資的大隊長,要用千方百計把村民都動員起來。只有激發鄉村內生動力,鄉村運營才能持久。
而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下稱“臨安文旅局”)副局長陳偉洪并不覺得旅行社人才和村書記是合適的鄉村運營“帶頭大哥”。
他覺得傳統旅行社的渠道運營模式和鄉村運營是兩個賽道,村書記事務繁多,也不一定專業。他傾向通過市場化運作的形式,并引進鄉村運營師,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來干,讓鄉村業態“活”起來。
此前,杭州臨安發布全國首個村落景區公共品牌——“天目村落”,并向全球發出“邀請函”,為11個村招募“鄉村運營師(團隊)”。
臨安青南村忱山營地。 臨安區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供圖“運營商的責任就是把村子運營好。”陳偉洪說,在鄉村運營中,首先招引市場化運營團隊進駐村落,再通過不斷招引各類投資商入村,然后,以鄉村運營商影響和帶動村委會、村民參與運營和鄉村發展,激發鄉村內生動力。
同時,陳偉洪也坦言,該挑選什么樣的運營商,其依據標準是什么,這是鄉村運營師招募中最難的一項。
在陳偉洪看來,合格的鄉村運營師應該具備理想情懷、工匠精神、集聚資源能力、造勢炒作能力,以及高人一籌的策劃、文創、設計、規劃等能力,這樣才能成為優秀的“帶頭大哥”。
為了吸引合格的鄉村運營師參與鄉村運營,臨安制定了七個方面共99條的考核標準,并拋出了10萬元至70萬元人民幣的年度獎勵。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浙江鄉村旅游快速發展,但也存在產品供給不夠豐富、品質不高、整村運營能力不強、共富路徑探索不夠等不足之處。
大多數鄉村旅游開發還停留在依托相關資源、產業、市場、景區進行單點式開發建設,缺乏了系統整合和深度運營,靠一家一戶,一村一企很難破題,“帶頭大哥”的遴選、考核、獎勵、退出的閉環機制急需建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