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0日電 (記者 陳溯)中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負責人劉涵20日表示,預計下半年,中國農產品有望繼續保持量足價穩態勢。
當前,全球通脹壓力加劇,中國能否穩住物價引發關注。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召開發布會,劉涵對中國農產品市場價格情況進行介紹和預測。
她表示,從監測調度來看,上半年,中國“米袋子”“菜籃子”重點品種供應充足,價格總體波動幅度不大,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食品價格同比下降0.4%,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
從具體品種看,三大主糧價格穩中有漲,其中,稻谷、玉米價格基本穩定,小麥受生產成本上漲推動和國際市場傳導影響,價格恢復性上漲,但漲幅遠低于國際市場的漲幅。
受國際大豆供給偏緊、烏克蘭葵花籽油出口受阻、投機資本炒作等因素的影響,今年國際油脂油料的價格高位上漲,也拉動了國內大豆和食用植物油價格走勢偏強。
劉涵表示,但由于中國油脂油料儲備足、調控能力強,加之油菜籽增產,國內食用植物油市場供給有保障,價格漲幅低于國際市場。
“菜籃子”產品呈現季節性波動。3月底以來,中國豬肉價格持續回升,6月份,豬肉價格環比漲4.3%,同比低8.2%。蔬菜、水果、雞蛋等重點品種供應充足,由于成本上漲以及持續高溫天氣影響,當前價格水平高于去年同期,但波動基本符合常年規律。
展望后期,劉涵表示,下半年,盡管面臨諸多內外部風險挑戰,但中國農產品有望繼續保持量足價穩的態勢。
她表示,從生產來看,夏糧再獲豐收,秋糧面積穩中有增、長勢良好,大豆油料擴種任務落地,能繁母豬存欄處于合理區間,肉蛋奶產能穩定,蔬菜在田面積和產量均有所增加,穩產保供的基礎牢固。從庫存來看,稻谷、小麥全社會庫存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能夠滿足一年以上的口糧消費需求,玉米庫存也有所增加。從進口看,1-6月累計進口糧食7978萬噸,同比小幅下降,隨著國際糧價下跌,預計糧食進口將穩中有增。從消費來看,食用植物油、食糖、畜產品、水產品等重要農產品消費將有所恢復,但總體保持平穩,對價格拉動有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