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7月21日電(錢晨菲 虞立教 黃珣 徐婧靜)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是穩住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舉措。21日,記者從浙江省稅務部門獲悉,上半年該省共有1523.5億元退稅款退付到納稅人賬戶。政策帶來的“真金白銀”讓浙江企業“留”住發展青山,用退稅“活水”激發浙企前進動能。
有韌勁 企業爬坡過坎底氣足
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重點聚焦中小微企業群體,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根據政策安排,自今年4月1日起實施的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優先安排小微企業,重點支持制造業,將按月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至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等6個行業企業,并一次性退還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等6個行業企業存量留抵稅額。留抵退稅政策高效落地,有效提振了市場主體發展信心。
“留抵退稅幫我們跨過項目建設以來最難的一道坎,1900多萬元的退稅款一到賬,資金鏈重新續上了。”近日,蘭溪新奧華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林建國說。
在新奧華紡織生產車間,噴氣渦流差異化紗線設備正進入調試使用階段,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作為浙江省重大產業項目之一,新奧華紡織前期基礎建設和設備購置投入高,再加上受客觀因素影響,訂單延遲,資金流轉成了大問題。“資金鏈一旦斷裂,前期的努力將付之東流。”林建國表示,“增值稅留抵退稅為我們降下了‘及時雨’。資金鏈盤活后,我們除了繼續購進設備升級生產線,還將加大投入研發,加快紡織業從制造邁向智造。”
小微企業受自身規模和外界因素影響,抗風險能力較弱,退稅紅利的釋放讓浙江小微企業有更充足的底氣爬坡過坎,逆風而上。“企業面臨的當務之急是提高產能張力,退稅讓企業‘大手筆’投入成為可能。上半年我們收到5000余萬元留抵退稅,填補了擴產造成的資金缺口。”浙江三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葉繼躍表示,稅惠紅利實實在在地轉化成生產動能,企業也順利在新材料“風口”站穩了腳跟。
數據顯示,今年4月1日至6月30日,該省共為21.8萬戶納稅人辦理留抵退稅1408.5億元,再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出臺的留抵退稅老政策115億元,上半年共有1523.5億元退稅款退付到納稅人賬戶,已達去年全年辦理退稅規模的1.87倍。
鉚沖勁 政策直達快享體驗優
留抵退稅新政實施以來,浙江省稅務部門依托自主開發的“稅務大腦”,建立健全優惠政策精準匹配和定制推送機制,實現“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并不斷優化政策享受方式,讓中小微企業“無感”辦稅,“有感”享受。
在紹興柯橋,一條條留抵退稅的消息提醒給企業及時送去了稅惠利好。當地稅務部門通過稅收大數據,為企業精準“畫像”,主動甄別符合優惠條件的納稅人,并開展“點對點”的宣傳輔導。
紹興東伸機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印花機,生產周期長、回款速度慢。留抵退稅的直達快享,讓公司負責人陳宇鳴神采奕奕,“政策一出來,我們就收到了稅務部門的通知,公司目前已經收到留抵退稅超490萬元。另外,我們今年還能多扣除100多萬元的研發費用。”
生產產品主要供貨給上海特斯拉的浙江敏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一度面臨發展困境,產品發不出,貨款收不回,大部分資金又都投入了新廠房和新生產線建設中。湖州市吳興區稅務干部第一時間上門輔導企業最新政策,并指導申報。不久后,該公司就收到了100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款。
據悉,為落實好大規模留抵退稅工作,當地稅務部門按照“提前排摸—集中審核—快捷辦理”的工作流程,實施“專班+骨干”集中審核模式,落實落細審核操作指引,優化稅庫銀聯動聯辦機制,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
添后勁 助企創新升級動力強
中小微企業既是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也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留抵退稅政策以“真金白銀”為市場主體送上“及時雨”,幫扶更多“小巨人”實現“大創新”。
浙江津膜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浙江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當地印染企業紛紛探索綠色可持續發展之時,選擇了以膜技術為核心、專業提供印染污水資源化整體解決方案作為發展方向,并致力為傳統紡織產業鏈轉型升級助力賦能。
“為實現不斷提升污水資源化總體技術水平、推動印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我們一直堅持大力投入研發費用,不斷升級膜處理技術。近兩年,公司累計享受了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600多萬元,今年我們還收到了30多萬元的留抵退稅紅包。”該公司總經理許以農說。
進入7月,一大批企業又加入了受益者隊伍。按照國務院相關部署,在實施好已出臺政策的基礎上,自7月1日起將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等7個行業納入留抵退稅政策范圍,讓更多市場主體享受政策紅利。
“本次增值稅留抵退稅擴大行業范圍,能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達到惠企利民的效果。”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財務與會計學系系主任、財務與會計研究所所長陳俊認為,本次擴圍的7個行業涉及市場主體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對穩定市場和促進就業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有利于擴大經營規模和效率,助推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完)